組建自己強大的法務部,這是宇文飛早就計劃好的,而且這種人才也不是自己公司能內部培養出來的,只能從大律所去挖角。
所以,先后兩次把案子交給方之言,本身就帶著考驗的意思。
第一次是起訴邊鋒侵權,這案子不大,官司難度不高,但需要多方平衡關系,方之言做得很好,兵不血刃就拿了下來。
第二次算是大規模訴訟了,更考驗他的統籌和把控全局的能力,這次辦得也很漂亮,行動迅速出擊果斷。
經過這兩次考驗,宇文飛對方之言的能力很滿意,所以下了決心要把他挖過來,讓他來領導公司的法務部門。
而且方之言本身就非常擅長知識產權和商業方面的官司,而這些,都是臉譜系公司以后需要用得到的。
游戲有版權,以后音樂影視平臺上線后,會更頻繁地打版權官司,所以一個強大的法務部門也是必不可少的。
…………
這次臉譜游戲重拳出擊打擊外掛,還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收獲,那就是半條命正版游戲的銷量再次猛漲。
本來臉譜游戲通過收購奧美公司,拿到了半條命和另外不少游戲的代理權,前一段臉譜游戲的北美分公司又通過訴訟,逼迫雪樂山公司不得不尋求和解,雙方達成協議解除雪樂山全權發行半條命的合同,等于又把半條命游戲的發行權給拿了回來。
另外,維爾福是臉譜游戲北美分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收購股份時雙方就約定,維爾福的游戲發行權全部交給臉譜游戲公司!
兜兜轉轉一大圈,簡單來說,就是維爾福的半條命,以及暴雪的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星際爭霸,以及這兩家公司以后所有新游戲的發行權,都掌握在臉譜游戲的手中。
熟悉游戲行業的人都知道,一款游戲大賣,大部分時候,發行商是比制作商更賺錢的。當然,那種制作、發行都是一家公司的例外。
臉譜游戲拿下維爾福和暴雪的游戲發行權,倒也沒有怎么壓榨他們,給出的代理發行條件還算比較優惠的,每賣出一份游戲,臉譜游戲只拿四成,六成歸游戲制作公司。
就拿半條命來說,大陸地區零售價是三十八元,這其中八元是零售商的利潤,三十元歸臉譜游戲大陸公司所有。
但這并不代表維爾福就能拿到三十元的六成了,因為臉譜游戲大陸公司依然是屬于代理商,它是從臉譜游戲北美分公司手里拿到的代理權。
既然是做代理商,當然也要利潤的,三十元當中的十元,就是臉譜游戲大陸公司的利潤,剩下二十元才需要交給北美分公司的。
意思就是北美分公司,對于半條命這款游戲的發行價(給予各國代理商的批發價),就是二十元。
臉譜游戲北美分公司拿到這二十元后,再和維爾福進行四六分賬,自己留八元,給維爾福十二元,這就是一款游戲從制作到發行到代理再到零售,各個環節中的分成比例,行業中大致都是這樣。
當然,這是指網絡銷售興起之前的模式,等到后面STEAM之類的游戲網絡銷售平臺興起后,這個環節會被減少,分成比例再次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