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從標題上就能看出來,這方案不應該是一份商業方案啊,更像是政府報告!
再往下看內容,越看越心驚。
如果宇文飛這個方案真正執行下去,那國內的個人電腦市場必然迎來一場大洗牌!
現在市面上那些活躍的電腦廠商,包括聯想在內,市場份額肯定會被壓縮到幾乎沒有!
這很顯然,電腦這東西是很標準的產品,不存在太多的設計和品牌附加值,消費者購買電腦時,最關注的就是配置高低。
當同樣配置的幾個品牌電腦擺在一起時,大部分賣五千塊,其中一個只賣三千塊,換了是你,你會選擇哪個呢?
答案很明顯啊!
按照這樣的思路推算下去,如果宇文飛不收購聯想,而是去收購了別的電腦廠商,例如方正、紫光之類的,那聯想的日子就很難過了。
這個方案,真的就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個電腦廠商的頭頂啊。
看過之后,楊原慶脫口而出道:“飛總做這個方案,到底是圖什么呢?你知道按照這個方案執行下去,你要虧多少錢嗎?”
他確實不理解,從業內行家的角度來看,這哪是不賺錢啊,明擺著是虧本的生意啊。
甚至可以說,這方案執行下去,必然會產生巨額虧損!
雖然目前市場上的品牌電腦價格很高,看起來毛利潤也不錯,但是不要忽略了人工營銷費用和渠道費用啊,把那些成本七七八八的去掉后,存利潤其實并不高,不然的話,也不會整個PC行業都在哀嚎寒冬來了。
一臺五千塊的電腦,只計算配件成本的話,或許是真的只有三千塊。但是,人工成本、營銷成本、運輸成本、渠道費用、維修服務費用等都加起來,可能又是一千五六的費用,那么落到廠商手里的凈利潤或許都不到四百塊了。
而按照宇文飛這個方案的話,三千塊成本的電腦只賣三千塊,那不是不賺錢的問題了,而是要一臺電腦虧損一千五六!
就算宇文飛身家億萬,他承受得起嗎?
楊原慶看方案的時候就在心里大致估算過,如果把所有成本壓縮到極致,市面上售價五千塊的普通家用電腦成本也要達到四千,宇文飛按三千塊賣的話,等于一臺電腦虧了一千塊。
五千萬臺電腦呢……
那就是五百個億!
自己這個學弟,不會是個外行,把那些無形的成本都忽略了吧……
楊原慶的心里產生了很大的疑問。
“楊總認為我這五千萬臺惠民電腦的方案,會產生多少虧損呢?”宇文飛反問道。
“大致估算了一下,五百億吧!”楊原慶加重語氣說道。
宇文飛笑了笑,“你這是把渠道費用、營銷人工都加進去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