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光彩奪目,好似星辰的東珠,盧生不由嘴巴大張,愣在那里。
東珠!
這怎么可能?難道,昨日的經歷,并非南柯一夢?
有這樣經歷的儒生并不在少數,不過是半晌。龍王相邀,儒生赴宴的故事,就在坊間流傳開來。
盧生當日所做的詩詞,更是被人抄錄,放在酒肆,茶樓等處,請專人傳唱。
第二日早朝,就連朱由校也聽聞了盧生的大名。對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立意更是大加贊賞。
可以預見,盧生的未來必定是一片錦繡。
不少權貴更是對他伸出橄欖枝,明示暗示可以將自己的幼女下嫁。只讓其他儒生一陣陣眼紅。
不過出乎所有人預料之外的是,盧生竟然全部都婉拒。就在眾人詫異,不知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時,這才有書童露出風聲。
原來,盧生竟然和當日的蚌女情意相投,私定終身。每當聽說書人講到此處,下面的讀書人就無不扼腕嘆息。
”哎!“
”只恨小生當時并不在場!“
”否則,豈能讓他蘇北盧生專美于前?“
有這樣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聽說,從這日之后,經常有書生將自己的文稿投入江中,只希望龍君能夠看重自己的文采,以寶珠相贈。
據說,還真有人得到過回贈。當然,這樣的事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很難去考究。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運河龍王在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是大大的提高。
更有人將他視為文昌,功名之神。盧生等人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李靖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一時無聊,竟然產生這么大的影響。
他更沒有想到,這些儒生日后都踏足朝堂,并且對他百般維護,并且為他著書立傳,讓世人知曉。也正是因為有這些人存在,他離開后,信仰不僅沒有斷絕,反而不停追封。
這也應了那句話,時來天地皆同力。
不說在文人推波助瀾之下,李靖的名聲越傳越遠,單說飄在運河上的許宣等人,在王裂田等人一路護送下,眾人根本沒有經歷什么風浪,就來到了龍宮所在。
對于他們的到來,李靖還是非常高興的,不僅在龍宮設宴,并且親自相迎。
年齡最長須發都已經發白的三叔公等人怎么也沒有想到,李靖貴為龍王竟然親自相迎,不由大為感動。心中更是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對于三叔公等人的態度,李靖也是非常滿意。他為什么要親自相迎?為什么禮下于人?
還不是希望捕蛇村的人能夠效命么?
不過,在介紹的時候,還是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許宣!?”
“你說你的名字叫做許宣?”
聽到少年的名字,李靖不由的一愣,這個名字好熟悉的感覺,好像是在那里聽說過。
許宣!
許宣!
李靖好似咀嚼一般喃喃自語,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睛不由就是一亮。
捕蛇村,許宣!
難道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