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之后心涼涼,左右曰,今必亡。
后查數據,眾人上榜我獨亡。
再顧昔時左右人,這一群裝逼郎。
前后還算押韻,對仗也是不錯,但是內容卻讓人摸不著頭腦。簽約,上架,存稿?這些都是什么東東?
不過大家對于這種情況也早就司空見慣。
正常的,誰會去寫書?
不過,真正讓醉仙樓出名的還是醉仙二字。
據說在唐玄宗年間,曾經有仙人在此喝酒,店家見他形骸放浪不似常人,就上前哀求,希望他能留下墨寶,那仙人也是可憐他家生意慘淡,提筆在墻壁上畫下仙鶴一頭,每當香爐點起云煙縹緲時,畫壁中的仙鶴就會隨著樂曲翩翩起舞。有時候更會引頸高歌。。。眾人對于此情此景,無不嘖嘖稱奇。
更有人將此事改編成故事,對于那個仙人的身份,大家也有諸多猜測,更有人說,這個壁畫就是仙緣。只要有人能夠參悟,就會被仙人收歸門下,日久必飛升。
從這件事后,醉仙樓名聲大噪,無數求仙問道之人聞名而至,店家也是一個有商業頭腦的。他不僅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翻新,更放上香爐日夜焚香。
壁畫中的仙鶴,整日翩翩起舞,整個洛陽為之瘋狂。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見到仙鶴!
只有文人墨客,以及一擲千金的豪客才有資格一睹為快。。。
可就算是這樣,想要一睹真容的人也是如同過江之鯽,據說,就連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曾秘密出宮,艷絕當代的楊貴妃也曾和仙鶴同時起舞。。。
當然,這些都是傳聞,沒有人真的見過。
轉眼就到了代宗年間,仙鶴之謎至今沒有破譯。不過眾人也不感覺遺憾,反而留下無限遐想。。。
今日的醉仙樓和往常一般火爆,特別是三樓,更是人滿為患,無數人跋山涉水,就是為了一睹仙人真跡。
店家數次出面,這才讓場面得到控制。不過,也有人例外。
一身輕袍,頭發盤起,插著木簪的李靖自顧自的喝著酒水,仿佛什么仙人真跡,根本就沒有什么興趣。這樣的姿態,和四周人的狂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人暗暗矚目,更有人在心中狐疑,不知他到底是何種身份。為什么能夠如此的淡然!?
不過他們雖然好奇,但也沒有人不識趣的上來叨擾,要知道,現在的道教可是大唐的國教,道士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最重要的是,道士都擁有別人所不能企及的能力,輕易唐突,只會為自己惹禍上身。
不過,也有人例外。
就在李靖自顧自喝酒之時,一個臉龐赤紅,穿著講究,腰間掛著美玉,一看就非富即貴的年輕人笑著推開其他人,跌跌撞撞的走了過來自顧坐在李靖的對面,并且有些自來熟的拿起李靖的酒壺。直接對著壺嘴喝了起來,只看得李靖不由的皺眉,心中更有著淡淡的不喜。“這個人好生無禮!”
那年輕人好似沒有察覺,胡亂抹了一把嘴,這才笑著問道:
”這位道士面生的很,可是剛來神都?“
對于年輕公子的搭訕,李靖并沒有放在心上,而是頭也不抬的揮手,等那人有些難堪惱怒之時,這才憑空變出一個酒壺,繼續倒酒。
對面之人,沒有想到李靖竟然如此的倨傲,更沒有想到的是,李靖竟然好似戲法一般憑空變出酒壺。不由的發呆。。。
又喝了一會,就在年輕人考慮應該如何開口攀談之時,李靖已經搖晃起身,滿臉不滿的撇嘴:
”哎!“
”沒想到,名滿天下的醉仙樓,也不過如此!“
“徒有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