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聽到魏進忠的話,大齊皇帝不由一陣發愣。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他先是找來文書,徹查當年的記錄,更差人到外面傳旨,讓他們按照魏進忠的提示,去韓城尋找司馬家老宅。
也幸虧韓城離都城不遠,否則,真難以短時間見效。
就在特使出發之后,半個時辰,大齊皇帝手下的文書,也尋找到了當年的記錄,并且根據籍貫等資料找到了司馬家的后人。
“陛下!”
“按照史料記載!”
“太祖進城后,這個司馬錯積極響應,獻糧獻策,還主動游說其他鄉紳,有功于朝廷。”
“太祖感念他的功績,在登基之上,對他進行了冊封!”
聽到史官的話,大齊皇帝不由的就是一愣,進行了冊封?自己怎么不知道!?
仿佛看出大齊皇帝的疑惑,史官急忙解釋道。
“陛下,那司馬家在開朝時只是一個小家族,獲得的封賞也是不多,正是因為這樣才泯然于眾人。陛下對于他們家沒有印象也是正常。”
“不過這個司馬錯家,卻是興旺,后代子孫更是爭氣,三代已經出了十幾個進士,也正是因為這樣,韓城一直流傳著。無馬不開榜!”
“這個馬指的就是司馬家!”
“更有傳說,司馬家有一個荷花池,每當開榜之時才會盛開。開幾朵,就有幾人及第!”
聽到史官的話,大齊皇帝不由的倒吸一口冷氣,目光中更是流露出驚訝之色。
無馬不開榜!”
“開幾朵就有幾人及第?”
“這個話也太大了吧?”
“他當朝廷的科舉是什么?”
“是他韓家的禁(jin)臠么?”
“難道說,韓城就沒有其他的俊杰?”
“還是說,他們司馬家的勢力已經大到足夠影響到科舉?如果是那樣,當地的學政就是該殺!”
聽到大齊皇帝殺氣騰騰的話,那個史官不由的苦笑,等大齊皇帝說完之后,他這才說道:“陛下您有所不知!”
“韓城學政,正是臣的老友!”
“他也是嫉惡如仇的性子,到了韓城,他聽說這個諺語之后,心中已經暗暗留意。”
“那年科舉,韓家的荷花竟然破天荒的開了七朵!”
“整個韓城都在說,司馬家將會有七人中舉!”
“我那老友自然也是聽到,不過,他卻是不動神色。等科舉結束之后,他將司馬家人的卷子,都放在了一起,說實話,不論是典籍,還是策論,都是上品。”
“但是我那老友,卻沒有給他們取士。而是將這些試卷,扔到一旁閑置不取,從剩下的試卷中,又取了七人。
聽到史官所言,大齊皇帝不由輕輕點頭,從道義上來說,這個學政做的也是不對,不過,他也有他的目的。司馬家歷次取士都能中榜,長此以往,整個韓城,都會是司馬家的自留地了。
就算朝廷派來的上官,也很難撼動他們在當地的地位。
為了打破這種格局,有時候用些手段也是正常。不過,雖然在心中已經偏向于學政,不過他也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讓史官繼續說。
“就在我那老友以為大局已定,司馬家必定全部落榜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