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品嘗到紅薯粉的時候,更加會覺得,好像這不起眼的紅薯粉也都沾滿了燉菜里其他食材的滋味。
吃肉圓的時候,可以品嘗到香菇的鮮美,馬蹄的清脆,豬肉的軟彈,可是除此之外,蔬菜的味道,豆腐的味道,甚至是紅薯粉淡淡的粘稠淀粉的質感也都能品味出來。
這就是這道菜的奧妙,一菜一味,每種食材都充滿了其他食材的味道,將所有的味道都融匯于一味上。
而這也是所謂燉菜的奧秘。
如果燉菜做得每種菜都是不同的味道,那就失去了燉菜最基本的美味。
甘醇的湯水,讓人有一種飲下濃稠米漿的錯覺,可是每一種食材又能有自己的特色,而這些特色最后再次融合在一起。
別說什么喝酒了,就連被交代要稍微慢點吃的小囡囡也禁不住誘惑,抱起對她來說有些大的湯碗,開始埋頭狂吃起來。
甚至有親手幫過趙悠乾料理的張小凡,也被這道燉菜迷住,不自覺的思索,這就是他有插手的料理么?
為什么他自己做菜的時候,完全沒有這樣的力量出來?
...
“都感受到了那股撫慰人心的脈動了?那也好...”
趙悠乾察覺到了食客們的狀態,不禁露出了笑意。
大地承載一切,也可以融合一切,這道燉菜便是以此為理念,制作出來的,灌入了大地承載萬物的心意,對于每個食客來說都是一種洗禮。
而他也開始進行最后一道料理的制作了。
耀州北方的名菜‘地三鮮’!
這也是一道用到了茄子的料理,不同之處加入了土豆這樣一個特別接地氣,在北方甚至被當成主食的食材。
因為有著小孩,趙悠乾的這道地三鮮還專門加入了另一種蔬菜。
番茄!
給兩顆番茄劃上十字花刀,然后用滾水燙個兩三分鐘,去掉表皮之后,切成細末便可以備用。
切好的土豆塊瀝水拍上干的玉米淀粉,不用下油鍋,將鐵鍋燒熱的同時,下油略微的煎制就行。
煎到兩面上色,變得有點金黃,甚至是帶上些褐色,那就是土豆出鍋最佳的情況。
于此同時,已經在清洗的時候就掰成塊的茄子也要粘上淀粉,然后下鍋煎制。
油炸會讓茄子吸油太多,煎制就可以稍微控制油量,而且可以保證茄子炒的時候,不會吐油出來,讓整道菜更加油膩。
拍上淀粉的做法,也可以隔絕茄子吸收太多的油分。
這兩種食材都處理完成,最后用剩下的油稍微的炒制一下青椒,免得最后成菜的時候直接下鍋后會讓青椒帶上一些生味。
待滿滿的三大盆的蔬菜都處理完成,這道地三鮮也就直接進入了制作的最后流程!
兇猛的烈焰燃起,這次的炮爐可謂是火力全開。
直接將炒鍋下面燒得好像已經紅了起來一般,而趙悠乾則是在一個不小的碗中放入各種各樣的調味料,這個匯聚了種種調味料的碗碟,也將是決定地三鮮味道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