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趙悠乾最擅長的就是炒功,配上鐵鍋不斷的晃動,他的一只手拿著炒勺也沒有片刻的停頓,不斷的劃著圈攪動著鍋子里的那些咸蛋黃。
很快鍋子里便開始冒出了一圈圈層層疊疊的泡沫。
帶些艷紅的咸蛋黃,漸漸的變得金黃,融入了加熱的油脂里,變成了好似泡沫般的狀態!
這個時候還不是最佳的程度,考慮到溫度升高,油與咸蛋黃進行膨化的反應,香氣分子釋出,為了保證味道達到絕佳的地步,趙悠乾的嗅覺也已經開到了最大的程度。
只有在鍋子里的咸蛋黃膨化到已經填滿了鍋子,咸蛋黃的味道也達到最佳地步的時候。
這才是趙悠乾需要的時機!
滿滿的咸蛋黃膨脹到極致,香氣顏色也在金黃最巔峰的時候,那早已經準備好腌制過去了大部分苦味的白玉苦瓜片,就這么一齊的融入了熱氣喧天的炒鍋當中。
“嘩啦啦”
這是高溫下油與水碰觸爆發的聲音。
隨即那些膨脹的蛋黃就像是遇到了滅頂之災一般直接塌陷了下去。
苦瓜片迅速的入鍋散開,緊接著便是迅速的翻炒,整個鐵鍋都被趙悠乾單手提了起來一邊攪動一邊炒勻。
與此同時,蒜蓉,小米辣被加入了進去,同時間散發出爆炒的異香。
整個諸天小館里的食客還未下勺品嘗那苦筍腌篤鮮,就已經再次被趙悠乾的爆炒吸引了目光!
沒有理會食客們的注意,趙悠乾在食材入鍋后眼中剩下的便只有那鍋內的情形。
苦瓜的味道逐漸從青澀到成熟與咸蛋黃結合,然后染上了蒜蓉,小米辣的香氣,這其中的變化速度是尤其的快,容不得他放松一點片刻。
白玉苦瓜漸漸被包裹上了金黃的咸蛋黃的時候,也是趙悠乾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他要調味了!
雖然咸蛋黃本身是有一定的咸度的,可是相對后來又加入了苦瓜那味道就遠遠不足了,雖然苦瓜也腌制了一些食鹽,不過后續的清洗加上擠干水份又將這些咸度拉低到了幾乎于無的地步。
所以這道菜在即將完成的時候自然是要調味的,不然就只剩下寡淡的咸蛋黃與苦瓜味道,那炒得再香又哪里算是料理呢?
一般來說家常的做法為了增添咸度會利用食材的咸,也就是咸鴨蛋的蛋白部分,不過這樣一來其實是會讓咸度微微不勻的同時稍微破壞口感的。
趙悠乾不介意咸鴨蛋白的堆積,反正他有的是機會將這些東西都使用掉,也能妥善保存,自然就要追求更好的味覺體驗。
一些海鹽與白糖,混合加入炒鍋當中,大致的比例一點五比一,海鹽略微多點,用白糖緩和咸度和苦味,用海鹽帶出香氣與甘味,在調味料進入的同時,把準備已久的蔥花撒進去,這道“咸蛋黃苦瓜”便可以宣告大功告成了。
這道菜既下酒又下飯,最關鍵的是苦味并不強烈,對苦瓜極度排斥的人也可以嘗試,算是一種苦味的入門料理了。
一勺勺將完成的料理舀入盤中,到了這個時候,諸天小館的食客們才注意到,食材料理本身的金黃顏色竟然掩蓋住了料理的金光異象,更加重要的是淡淡絲竹管弦之聲,居然是在料理上桌后才響起來。
一時間哪怕是諸天小館的熟客也不知先吃哪道料理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