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誰看不穿,而是看穿了也沒有誰會使用,就好像之前的他一樣。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人道之存,在于損有余而補不足...’
‘原來吾修的道,為的是近天道而遠人道,卻又要從人道當中找那天地之道么?’
嶗山道人心中漸漸明悟出了一套與當代修行者完全迥異的理念,當然更加關鍵的是他手上的筷子也沒有一刻的放松。
他算是看出來了,趙悠乾和燕赤霞這兩位固然是修行高人,氣質也脫俗,可是在吃東西上卻也從不講什么客氣。
要是慢了半點,那一大碗的紅燒甲鱉怕是真只能喝湯了。
三人這般默契的伸筷子,要是外人看來,簡直是好像熟悉了許多年的老友一般。
便是趙悠乾也難得的覺著自己做的這料理的味道風味更上了一層樓。
而這也是與友人聚餐的趣味所在。
筷子交錯,等到那月光到了最盛的時候,那一大盆足夠讓正常七八個人吃的紅燒甲鱉,就連配料的青椒和芹菜也都沒有剩下一根。
只剩下了一大盆的濃郁湯汁。
就連這,燕赤霞還叫著要留下來,等明天下點手搟面吃吃。
一點也不想浪費的模樣,也讓趙悠乾服氣了這家伙刮穿碗底的吃貨精神。
“對了,還沒有請教兩位道兄,準備去何處云游?”
吃了一頓大餐,還得了指點,于情于理嶗山道人都要邀請他們一起去家里小坐一會才是。
然而趙悠乾和燕赤霞卻推脫有事,估計明日就直接離開了,不便叨擾。
這也讓嶗山道人頗為好奇,在他的印象里,除了那正魔大戰的時候,也鮮少有仙道中人結伴而行。
何況如今馬上就是劫數將臨,便是那些邪魔外道的仙人也少有在外面溜達的。
趙悠乾和燕赤霞這一路上,也不知去向何方,難道就不怕沾染劫數因果,最后不得不入劫走這么一遭么?
發現了嶗山道人的疑惑,趙悠乾和燕赤霞自然不能明著告訴他,實際上這劫數早就已經消弭了大半了,幽冥界的麻煩解除后,剩下的不過是一些個影響余波罷了。
再說了,燕赤霞學的是劍修人間一脈的傳承,最不怕劫數糾纏,講究的遇劫破劫,借此磨礪劍鋒,一舉成就大道。
而趙悠乾更是非此界中人,此界的再多劫數因果糾纏上來,大不了就離開這方世界好了,能夠奈何他什么?
只是這些東西關乎兩人的隱秘,哪怕對嶗山道人頗為友好,他們也不會就這么和盤托出。
當然也不算是隱瞞,趙悠乾直接坦蕩的說了他廚藝瓶頸,準備尋找一些個材料打造廚具配合,來進行突破的事情。
這倒是讓嶗山道人恍然了起來。
難怪看著趙悠乾為此行之主了,原來是游歷找材料突破。
有心想幫幫忙,偏生他一生游歷也沒有幾場機緣,不甘心的嶗山道人旁敲側擊,倒也終于問出了一些趙悠乾口里他如今還缺的廚具,以及需要的效果。
其他的便好,倒是那有關于火源的消息,倒是讓嶗山道人想起了以前聽聞的一件軼事。
連忙對著兩人和盤托出,也讓趙悠乾的廚心一動,似乎是有那么點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