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持其侵略征戰的計劃,成吉思汗選擇了以戰養戰的計劃,不斷地逼迫占領區的平民成為奴軍,把他們當炮灰送死,以此來消耗敵人的實力。
當地的大名、武士們為了抵抗明軍的入侵,強制征召了大量的平民來指揮他們打游擊戰……而蕭秋雨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強制征召當地的平民來抵抗敵人的游擊隊,如此可以減少自身的傷亡,而且他們打來打去,死的都是日本人。
蕭秋雨不由得冷哼出聲,當初侵華戰爭的時候,日本在開辟太平洋戰場和南洋戰場后,大量的軍隊撤出了中國國境,留在中原的日軍不過幾十萬人……
但是他們卻在當地拉起了數百萬的“皇協軍”,用偽軍來進攻中國,結果就是導致了戰場上中國人互相拼命廝殺,而鬼子則坐享其成……如今蕭秋雨侵略日本,故意使用同樣的戰術,讓日本人互相殘殺。如此這般,也算是一報還一報了。
……
尾張國內
織田信長望著地圖眉頭不展,明軍已經攻破了近江,這對于尾張國來說,無意義脖子上懸上了一把長刀。若是對方發動攻擊,最多三天的時間,尾張全境都會淪陷。
對于如此危急的情況,織田信長不止一次請求其余大名發兵增援,但是卻毫無效果……下關那場慘敗之后,東瀛領主們就再也不敢聚集起超過千人以上規模的軍隊,生怕又遭到恐怖洪水的襲擊。
若是只有幾百人的目標,動用潛龍無異于拿榴彈炮打螞蟻,純粹是浪費多余,而且每次發動大洪水,都會帶來巨大的環境破壞,不僅會導致方圓百里城毀人亡,田畝也會因為洪水破壞而無法耕種,未來數年之間也會陷入嚴重的饑荒,不利于長久統治。
而且潛龍對也有很大的影響,大片大片的原野因為洪水肆虐而泥濘不堪,軍隊想要推進就變得無比困難,馬車完全無法在泥濘的道路上運輸,這對于給前線運輸軍需給養是個巨大的壓力……。
所以自從下關之戰后,蕭秋雨再沒有使用潛龍攻擊過哪怕一次。
只不過這樣一來,日本諸侯們再也無法組織起成建制的抵抗了,他們的軍隊化整為零后,單靠幾十上百人的游擊戰,的確是可以騷擾得明軍疲憊不堪,但是他們卻無法在正面戰場上阻擋明軍的推進……無論明軍想打下哪個城池,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打下來!
如今明軍暫時停止了推進,無非是因為治安戰而被騷擾得疲憊不堪,轉過頭來轉型地圍剿占領區內的抵抗勢力……但這個狀況不會持續太久,大明的國力不知道超過日本多少倍,只要他們持之以恒地戰斗,一點點地清剿化整為零的日本軍隊,一步步的蠶食土地步步推進,最終必然可以將整個日本吞入腹中。
當實力差距大到極致之后,無論怎樣的計謀都是毫無意義的;下關一戰之后,日本各大名的精銳部隊幾乎被全殲,殘存的部隊又完全不敢合兵一處的,根本抵擋不了明軍的推進,未來的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織田信長正在躊躇之間,突然感覺到一絲尖銳的殺氣,他大喝一聲,立刻拔出了腰間的武士刀村正,反手一刀劈砍向西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