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了一個方向后,蕭秋雨率領著麾下無數騎兵沖馳殺戮,他在千軍萬馬之中顯得無比從容,手中碎魂鐮刀快若雷霆,不斷地收割者周圍敵軍的生命。
在蕭秋雨的身后的重甲騎兵們只剩下了四百多人,但他們如同一道漆黑的巨浪,所到之處立刻就將敵軍陣型拍打得粉碎。
在趕到一片開闊的原野時,蕭秋雨見到一隊騎兵掩護著一員大將,這些騎兵人數大約有八百余人,竟然是罕見的重裝騎兵……只是他們大多數身上帶傷,衣甲浴血,而且士氣十分萎靡,顯然是一只剛剛敗退下來的軍隊。
而蕭秋雨注意到,這只軍隊攜帶的戰旗上寫著一個巨大的“徐”字。
一般情況下,戰旗上只會寫著諸侯的名號,像董卓的西涼軍,戰旗基本上全部都是“董”字。
如果戰旗上不是最高統帥的名字而是其他人的名字,代表著統帥這只部隊的是一個地位極高的將領……
只有頂級武將才能擁有自己的專屬戰旗,比如當初趙云和張郃交手的時候,就見到對方戰旗上書寫著“河間張郃”;之前孫堅敗給了華雄后,孫堅的戰旗就被華雄搶去,被華雄拿來當做戰利品對聯合軍耀武揚威,想以此來打擊他們的士氣。
「一條大魚啊!」蕭秋雨眼角放光,一只潰敗的騎兵部隊,其統帥還是一員有專屬旗幟的大將,這樣一塊兒肥肉,蕭秋雨可不會錯過。
蕭秋雨絲毫不會懷疑對方的統帥是否在這支騎兵隊中,如果是拋棄統帥的敗軍,肯定不會時時刻刻攜帶著統帥的戰旗,這玩意兒只會影響騎兵的行軍速度。
面對這樣的對手,蕭秋雨早已經得心應手了,他一聲令下,周圍的騎兵立刻組建成了一個整齊的楔形陣,而蕭秋雨則立于陣前,他橫刀立馬,大喝道:「吾乃潘鳳潘無雙是也,來將何人?報上名來!」
被護衛在人群中的一員大將喊道:「吾乃虎賁中郎將徐榮是也,大膽狂徒,竟敢阻我去路!!」
“徐榮!”蕭秋雨聞言一驚。
在《三國演義》中,徐榮只不過是一個三流將領,僅僅出場一次,與夏侯惇交手不過數回合就被斬于馬下……
但那純粹是羅貫中刻意黑他,在真實的歷史上,徐榮是董卓手下數一數二的戰場殺神,之前孫堅那場大敗,在歷史上其實并不是華雄的功勞,而是徐榮將他擊敗的。
至于聯軍中另一個手握重兵的諸侯——曹操,也曾被徐榮殺得大敗而歸。
三國的三大雄主,兩個都曾是徐榮的手下敗將,由此可見他的戰績有多么輝煌了!
論真實戰斗力,徐榮或許不如呂布,但絕對遠超過之前被蕭秋雨斬了的華雄,甚至接近關羽和張飛,他在西涼軍中其實力和地位應該都僅次于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