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完了文言文之后,
陳師我也開始解釋起之前的文言文來:“這意思是,坐忘在乎于忘己,從忘掉你的身體觸感等五感五識開始,名之為忘身。”
“在忘身之后,再忘掉你的一切念頭,是為忘念,再忘掉你的心,是為忘心,最后徹底忘去關于你的一切,讓你感覺到你即存在又不存在……而后按照靜、松、空的方式徹底的放棄一切藩籬……”
“去讓你回歸最自然本初的模樣……”
“屆時,心魄相交之間,魄靜神起,一縷真陽動,便可見陽光一現,得真氣誕生之兆……”
整個訴說過程中,陳師我的聲音輕柔得仿佛母親在嬰兒身邊的低語。
他的聲音能夠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將所有弟子的心靈撫平,讓所有弟子能夠在他的言語引導下更容易的做到靜松空的回歸自然本初……
但,這番話語,每一天的坐忘之時,陳師我都會重復一遍。
只不過,并不見得有多少效果。
至少在陳師我開館收徒的這幾年之間,前后百余弟子,真正能夠通過坐忘感覺到氣感的,不過三五人。
而真正能夠做到陽光一現、真氣誕生的,卻至今還沒有。
一來,如今可能真的是末法時代,雖然武當的修煉之法不講究吸收天地靈氣,而是內求諸己。
二來,信息大爆炸時代之下,每個人從小就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人們的腦子已經亂了,便很難真正的做到坐忘的程度了。
此時,陳師我在如同以往一般,在說完了這番坐忘之道的理論之后,便自顧自的進入了午時修行之中,再也不管這些弟子哪兒不懂了。
修道不會像儒家學問那樣,提倡不懂就問,不恥下問。
這是道家學問,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如若不能自己弄懂,問得再多,也如隔靴搔癢,還是什么都不懂。
而在陳師我陷入靜修之中后,弟子們也在認真的去追求靜松空和無我的原初狀態。
但有心追求之下,又求不得的話,大多數人就會陷入一種焦躁之中。
焦躁到坐立難安。
有的人甚至已經煩躁的睜開了眼睛,眼中滿是藩籬,難復平靜。
尤其是三個老外,他們一直覺得坐忘是最無聊的課程,一直覺得所謂的氣感只不過是心理作用之下引發的身體變化,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覺。
但他們即便不愿再修行下去,即便再如何的感覺坐立難安,卻也不敢喧鬧動彈半分。
頂著個豬頭的張偉亦如是。
既然修行不下去,張偉便開始思考起了之前那個很難做出決定的選擇來。
而王觀本人則如同秦歌一樣,都是少有的在認真修行的人。
尤其是王觀早就已經感悟到了氣感。
此時此刻,他更是在盡心竭力的去讓自己做到徹底的無我,去做到那傳說中的陽光一現,真氣誕生……
他很清楚,不管他昨天表現得到底如何差勁兒,如何被秦歌這個新人教育。
但只要他能真正的誕生出真氣來,那么,那個名額就九成九注定是他的了。
男人要有萬里長的眼光!
不爭朝夕,而是要放眼萬里之外,草線蛇灰,伏筆千里!
但就在此時……
張偉呆住了。
幾乎同時,他直接驚呼起來:“綿綿若存?吐氣如龍?!”
這兩個詞語,代表著的是真氣誕生時的模樣,是對真氣第一次誕生時的現象的總結。
但因為沒人見過,所以一直不覺得多厲害。
甚至一直覺得這兩個詞語都是師父陳師我從網文里面抄來的。
可現在,
張偉看見秦歌的鼻間,有著一條長五六公分的白色氣息翻滾吞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