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一番布置太倉促了,她應該等秦歌真的抓到了外星人回來在開始。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她如果繼續等待,那么秦歌之死的效果就會被削弱。
而如果她也被迫背井離鄉,整個跟秦歌有過關聯的曹家因此而被迫背井離鄉的話……
曹枰椏眼中閃爍著光亮,卻也閃爍起愧疚。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其間多少無辜者死去?
只能希望,這十年劫的短痛能斷去千年煎熬的長痛,將某些不該存在的東西徹底斷絕掉。
而實際上,這件事有人做到過。
明朝開國皇帝洪武爺曾做到過!
他勤勤懇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終洪武爺一朝,百姓安居樂業,貪官一個都無。
但可惜,洪武爺不能永壽,一旦昔人去,舊政安能續?
本朝太祖亦如是,一旦昔人去,舊政安能續?
而現在,曹枰椏能窺見長生!
秦歌也能看見長生!
交給他和秦歌來做的話……就絕對不會有人亡政息的可能,而且,一旦建立神國,也可以更有效的杜絕貪污**的問題。
只要她和秦歌還在,只要她和秦歌還沒有變質,那么,就一定會一直是朗朗乾坤。
世間最優秀最完美的制度不是單純的君主集權制度,也不是什么議會制和民主,這些制度的漏洞太多。
在曹枰椏看來,世間最完美的制度,世間已知的制度中,最完美的制度是開明君主**!
她跟盧梭是一樣的思維,一樣覺得一位英明而強有力的君主進行集權**才是最符合人類的政治制度。
但開明君主**的漏洞就在于,你怎么確定這位君主是開明的君主呢?
還有,你能保證這一任君主是開明君主,那你能保證下一代君主依然是開明君主嗎?
而長生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長生只需要一代君主!
這要這位長生者是開明君主,就一定能保證社會的清明公正。
而且,曹枰椏也極為贊同柏拉圖的哲學王的說法,因為唯有哲學家才懂得自我克制,才能更容易的看清事物本質,從而能夠做到自身不變質。
而哲學家為王,也就是哲學王也就不會出現唐玄宗那般的年輕時代開明強盛,年老之后昏聵至極。
可以說,唐玄宗一手打造了盛唐,也一手終結了盛唐。
綜合以上兩點。
秦歌真的是個絕對完美的君主!
他是學哲學的,而且在原本的學校里,秦歌的哲學思維等等是備受老師贊揚的。
秦歌本身更是對權力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
最最重要的是,秦歌有那個絕對的實力,去成為未來神國的不可忤逆的王!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曹枰椏能拿捏的住秦歌,曹枰椏也有了窺見長生的資格。
而一旦在未來秦歌如果萬一質變的話,曹枰椏有辦法限制秦歌!
這是最好的情況!
這也是在根據這些情況發覺她的確有了建立開明制度的可能,而且是永恒的開明制度的可能之后,她才會迫不及待的展開這一系列的計劃。
她要給所有人機會!
她想要杜絕掉那些令人頭疼的東西,她想要給下方的人翻身的機會,她也會限制上方的人為所欲為!
開明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