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樹影,清風微拂。
靜靜的坐在院子里。
這是農村老家的院子,院子有三百平,整個房子不低于五百平,三只狗趴在腳邊,七只貓在院墻上嬉戲。
韓陽就坐在樹蔭下看著書。
看的書叫做《如果這是宋史》,他剛好看到仁宗駕崩的那一段以及趙宗實被韓琦拉著登基的那一幕。
不識賤人真面目!
當真是不識賤人真面目!
想當初韓陽還以為要是趙曙趙宗實不早死的話,這位英宗陛下大概真能做出點有益大宋的好事。
可如今一看,高俅為何能以一奴仆之身成為太尉?
怪趙佶嗎?
不,要怪趙曙!
在北宋英宗以前,但凡宰執要員,非不可是在地方上有過政績之人才能擔任,那樣,有過地方官首官的經歷的他們,更能勝任宰執之能。
而擔任地方官也是近距離接觸百姓的時候,近距離的感受過民間的官員,在成為宰執之后,才會真正知道萬民需要什么。
那樣造就出來的歷代相公們,就算是小人如呂夷簡這種奸相,關鍵時刻,心中也尚有家國忠義!
可趙曙繼任之后,卻是肆意親小人遠賢臣!
從趙曙開始,政府要員,便大多是按照皇帝自己的喜好來任命,不再管顧那些要員是不是真的去體會過民間疾苦,是不是真的能力能夠勝任。
終于到了徽宗年間,趙曙開啟的制度徹底爆發,誕生了六奸。
從此開始,大宋宰執官員,心中再無家國,只知魚肉百姓,中飽私囊!
再者,趙宗實這畜生居然不忠不孝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不說仁宗發喪當日他不現身,讓曹太后一個女眷孤零零的送葬,就說仁宗死后立馬就把仁宗的女兒們趕出皇宮,名義是要騰出屋子來給他的女兒兒子們住……
可實際上,皇宮空房子很多,并不是真的住不下他的幾個兒子女兒了。
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賤人啊!
可恨!
甚至從北宋的一百多年歷史來說,太宗一脈,無論太宗、真宗、仁宗都是極為優秀的人物,他們縱然會犯錯,可他們卻有著一脈相承的秉性,那就是懸崖勒馬!
太宗北伐懸崖勒馬,真宗澶淵之盟,死活不愿親征,可在最關鍵時刻,懸崖勒馬,親征!
仁宗之時,三川口之敗,劉平被陷害投降,仁宗都已經憤怒到準備誅殺劉平九族,可卻關鍵時刻懸崖勒馬,派出文彥博前往延州查探,終究搞清楚三川口之戰的細節,從而為劉平平反!
而到了趙宗實這一脈,從趙宗實本人開始,后面的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這些家伙可真是各有各的乖張!
英宗趙宗實四年即死,真正在位的唯一半年時間,就只是瞎**搞了一通。
神宗的熙寧變法更是虎頭蛇尾,一方面要王安石變法,一方面又提拔頑固派的人,真特么是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
哲宗,好不容易親征,死了。
徽宗,這家伙倒是沒斷送自己的性命,卻是斷送了整個大好江山!
至于高宗,明明有機會收復舊土,卻因私欲斬岳飛!
甚至連孝宗北伐,都被高宗這狗幣當太上皇的時候限制,等到高宗死去,孝宗也沒了雄心壯志,反而效仿趙構當起了太上皇。
太上皇,那個多么完美的位置啊。
可以享受到皇帝的權力,卻不需要承擔絲毫責任啊!
憤懣之際,韓陽不禁想到,要是仁宗沒有選擇趙宗實繼位,要是仁宗有兒子,大宋會不會永遠沒有南北之分呢?
以太宗一脈的傳統,那個懸崖勒馬的傳統來看,大宋縱然無法在他們手中變法富強,可也絕不至于會被奸佞把持朝政啊!
若無奸佞把持朝政,以大宋有史以來忠勇之輩最多的情況來看,無論金國女真或是后來的忽必烈,何人能下中原?!
更可恨的是韓琦,在仁宗快駕崩之前,仁宗十八次詔書讓趙宗實進宮,趙宗實都裝瘋賣傻拒絕了。
仁宗當時說,他不來,便重選一人。
可韓琦為了得到那份擁立之功,愣是堅持要趙宗實繼位,而后,韓琦跑去告訴趙宗實,你再拒絕,皇位就真跟你沒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