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之前不知道組織理論還要有數量的限制一般。
或許,此刻他不知道的限制條件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能夠多知曉一些限制條件,那么,有朝一日,他或許就可以利用源典、完美的組織出自己內心真正最想要、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理論。
當即,秦歌睜開了雙眼,他打算先去老師的書房將那些書籍看看,再度刷新一下自己的認知。
等到自己再有所領悟之后,再來組織更加具體、更加符合他心意的煉體之法的理論。
當下,秦歌便迅速朝著議事大廳右邊的書房走去。
書房的門被輕輕打開。
嘎吱一聲響后,有蜘蛛網碎裂,有蜘蛛倉皇逃竄,還有綿綿細細的灰塵輕輕揚起。
這些蜘蛛不知道為何沒有變異成野外那種巨大的蜘蛛異獸,就如同有許多螞蟻也沒有變異,而是依然只是一丁點大一般,
秦歌沒有多思考,而是快步走進了書房。
桌子上,書架上,書本上,到處都有著一層肉眼可見的灰塵。
看來在老師逝世之后,就再也沒有人來過這書房了。
秦歌之前是不愿意來,因為一來,就會承受他不愿意接受的嘲諷和譏笑。
而書之鄉的其他人,則終究不會有人太過重視這些不能吃的東西的。
哪怕構成那些書籍的紙張很精美,也很稀少珍貴,很讓人在看見的時刻就不由自主的喜歡。
但在吃不飽的情況下,即便是黃金都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石頭,又何況這些只是好看一點的紙張?
秦歌緩緩朝著書架走近。
這是一個一人高、四尺寬的書架,上面密密麻麻的擺放著許許多多顏色不一的書籍。
但總共也只有不到兩百本書籍。
最上面一層擺放著叫做《傳習錄》的十八冊厚厚的書籍。
取下一本翻開,王陽明的著作,秦歌從來沒聽說過這個人。
繼續往后翻,其中的內容卻全是文言文,看得不太明白,而且看得太費腦子。
這種書大概是需要有時間之后慢慢研究的。
秦歌將手中的《傳習錄》又塞了回去。
最上一層的書架,再往右則是《老子》、《荀子》、《韓非子》、《莊子》、《管子》、《孫子》、《呂氏春秋》、《左傳》等小冊子。
依然全部是文言文。
再往下,整整三層書架都放滿了史書和一些名字奇怪的書——《史記》、《二十四史》、《拾遺錄》、《大唐野史》,而后是《天工開物》、《墨經》……
這些書依然是文言文。
秦歌頭疼起來。
固然他早已將字典背得滾瓜爛熟,也深知每一個字的各種意思,可真要去破譯如此大量的文言文……
或許得耗費十多年的時間!
秦歌搖了搖頭,這種書就得以后有閑暇時間了才能研究。
他的目光凝聚在書架最下面一層——《獨闖修仙道》、《茅山后人》、《斗破天空》、《盤蛟》、《原始戰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逆仙》、《仙誅》、《三國演義》、《我在末世有套別墅》。
總共十本。
這些書似乎是被老師不看好的書籍,其上的灰塵厚得驚人,這代表即便是老師身前,也有許久未曾碰過這些書籍了。
但秦歌卻直接被《原始戰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了。
戰火!
如今的書之鄉不就是即將面臨獸潮帶來的戰爭嗎?
伸手取出。
打開!
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