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震疾走過來:“大先生,已經卯時三刻了!”
秦歌抬頭看了看天色。
他轉頭看向蘭佩,想要問一下蘭佩記不記得念了幾遍。
但看著蘭佩那驚慌恐懼的樣子。
秦歌便只是略帶勉勵的道:“你今天表現得不錯,回去之后自己再多下功夫誦讀記憶這些拼音!”
蘭佩松了一口氣:“是!”
蘭震則是有些激動和感激:“謝大先生!”
隨后,蘭震帶著蘭佩離開。
而同時,崇安小跑著進來:“大先生,狩獵隊回來了二十人,他們都帶著許多霧筑草!”
秦歌豁然抬頭,將手中的書隨手放在了桌子上,便直接起身大步走出。
“走!跟我去看看!”
“喏!”
崇安應諾之后,當即便緊緊的跟在秦歌身后。
一邊走著,秦歌也并沒有真的松懈下來,而是在腦海中一直思考著關于諸葛連弩的相關的東西。
雖然《三國演義》之中并沒有提及諸葛連弩的具體做法,但卻提及了諸葛連弩的功效。
從功效功能逆推做法,就算不可能完全推出來,但也可以推出個大概。
這雖然對制造諸葛連弩沒什么用,但推出來的關鍵詞,或許可以預防源典以關鍵詞不夠為借口不給凝聚理論呢?
于是,秦歌開始逆推起來。
首先,弩是在弓箭的基礎上開發出來,因此射箭原理應用的還是弓箭的原理,只不過是將箭矢改造為了更適合的弩箭,而后用木頭做成了能夠裝載二十支箭矢的盒子。
在盒子中,應該是有什么東西讓其中的二十支箭矢可以在射出一支后,讓下一支箭矢進入待射的位置……
再然后,則是……
秦歌一遍又一遍的的思索著。
沒多久,他便差不多把他對于諸葛連弩的認知給綜合總結了起來。
當下,他閉上了眼睛,看著腦海中的源典,默默的開口道:“組織諸葛連弩的制作方法!”
雖然源典沒有反饋要求關鍵詞……但秦歌還是繼續了。
“關鍵詞……連發,弓箭發射原理……”
秦歌一股腦兒的說著關于諸葛連弩的關鍵詞。
片刻后,
眼前,正氣-300!
還算可以接受。
正氣還剩下1978點。
與之同時,藍色的字體按照序號開始排列起來。
諸葛連弩的制作方法便全部在源典上方排列了出來。
秦歌迅速將諸葛連弩的制作方法背了下來。
但背下來之后,他卻是微微一頓:彈簧?
通篇都有彈簧這個東西存在……
秦歌滿臉疑惑:彈簧是什么玩意兒?
想了想,他再度看向源典。
“凝聚彈簧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