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六郎辛栩呆愣愣的,他雖然沒讀過書,但這句話里面的堂皇正氣,他卻是感覺到了。
那種激蕩人心的感覺……
十一郎這書沒白念!
“十一郎,說得好!”辛栩忍不住為兄弟喝彩。
劉開也愣住了,這還是那個不學無術的辛十一么?
如果,早知道這小子有這份文才……他或許可以以這辛十一蒙師的名義青史留名……
緊接著,劉開眼中閃過殺意,既然師徒已然反目,那么這小子越是優秀,便越是必須得死!
只要過了太守這一關,他必讓這辛十一永世不得翻身!
周聰捋著胡子,他看向秦歌,極為溫和的問道:“辛十一郎,老夫且問你,你要狀告劉開何事?”
他開始自稱老夫,而不是自稱本官了。
“回稟太守公,小子要狀況劉子明販賣私鹽,而且是大量私鹽!”
秦歌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從衣袖里抓出了一把白花花的細沙一般的鹽粒。
精鹽!
大宋精鹽產量不高,且因為精鹽難以制作,價格高昂,幾乎所有精鹽都進入了東京開封府。
除了東京外,便是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北京大名府也少有精鹽。
如今,在這益州出現精鹽,定是走私無疑了。
周聰眼神凌厲起來:“有多少?”
“至少三十石!”
“胡說八道!”劉開怒吼:“這定是你這豎子在這半個時辰跑去買來栽贓老夫的!”
“栽贓?”
秦歌笑了。
他回頭靜靜的看著劉開:“這一把精鹽,價值數十貫,這還可以說是小子賣田賣地然后買來栽贓你的。”
“可,劉夫子,您私塾后院地窖中的三十石精鹽,難道也是我買的不成?別說小子買不起,便是買得起,也沒法在半個時辰不到的功夫,將三十石私鹽帶到你后院中去吧?”
“胡言亂語,老夫地窖空空如也,何來的精鹽?”劉開依然狡辯,他將希望寄托給了接到傳話的妻子。
只要及時轉移了私鹽,那地窖里面就是空空如也!
秦歌懶得搭理這老貨,轉身向著周聰行禮道:“太守公,是真是假,只需遣人隨小子去劉開私塾的后院地窖一看便知,若是假,小子寧愿發配邊疆三千里!”
發配,這是大宋自開朝以來就有的刑罰。
大宋似乎因為趙匡胤見多了人命如草的血腥,于是開始重人命,不只是刑不上大夫,便是販夫走卒犯罪,甚至是起義造反,也很少出現死刑,大多是丟到軍隊里面養著,稱之為發配,或者配軍。
這也是日后大宋冗兵局面的緣由之一,甚至可以說,這也是大宋民間起義層出不窮的原因。
因為,老百姓吃不起飯了,只要造造反,成了,能得天下,敗了,立馬就去當配軍,每天就都能吃飽了。
但得到什么就要失去什么,遭受發配邊疆的刑罰之后,都會在臉上黜字,成為大宋人人鄙棄的賊配軍。
臉上有了這一行黜字,從此,這個人的人生基本上就徹底毀了。
仕途無望,人生無望,就連人家寡婦改嫁都看不上你這賊配軍。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昆侖鬼面狄萬狄青,以賊配軍的身份,成為了大宋樞密使,但大宋萬萬人只出了一個狄青,且狄青最后終究被皇帝猜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