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最為繁雜的東西,是比大腦機能還要繁雜的東西。
畢竟,意識是能在極端復雜的大腦內還能運行得井井有條的神秘玩意兒,而且它還是不管存在或是不存在,都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換言之,大腦盡管復雜,但還能研究。
而意識,已經復雜到了二十七世紀都無從研究的程度。
當秦歌依托著《犬韜》連接上所有人意識的時候,無窮無盡的念頭沖進了他的腦海里。
“這個歌,真的可以相信么?”
“四長老,應該可以相信吧,畢竟,曉他們是那么的崇拜敬畏他……”
“我們,還能活下去吧……”
“都是這個歌,非要主戰,若是遷居避戰,怎么會變成現在這樣……”
“四長老說的,絕對是真的!”
“四長老!”
“…………”
林林總總的念頭,一瞬間全都涌入了秦歌的腦海里,比之數萬蒼蠅在耳邊嗡鳴還要讓人惡心頭暈。
不,不只是蒼蠅嗡鳴那么簡單。
如果非要找一個足夠貼切的形容,或者可以將秦歌此時的感覺,概括為超級人格分裂。
在這一瞬間,秦歌就仿佛成為了數百個人一樣,擁有數百份完全不同的想法,擁有數百種彼此不同的人格。
這就如同無數匹馬朝著不同方向拉著同一輛馬車一樣,結果,只能是馬車分崩離析!
難怪二十五世紀的時候,人類明明搞明白了共意識的原理,卻又徹底否定了共意識。
按照秦歌此時的感受來看,要想讓共意識成真,只有兩個方法,其一,主意識無比強大,但直到二十七世紀,人類顯然還是做不到這一點。
其二,就是抹殺掉除了主意識之外的其他個體意識,換言之,就是讓一個意識去掌控無數軀體。
這顯然是反人類反道德的!
因此,共意識不適合人類社會,共意識下的無私心、種族優先主義,只是癡想。
感受著腦海里面的脹痛,秦歌的意識隱隱約約看見了眼前閃爍著的光點。
那是一團白光。
那應該是《犬韜》散發的光芒。
秦歌的意識,遲鈍的反應著。
就在他看見白光之時,就在他剛剛反應過來那白光是什么的時候。
那白光猛地炸裂開來,瞬息之間,整個世界都仿佛布滿了這樣的白光。
毫無疑問,‘他’也被覆蓋在了那白光之內。
白光很溫和,如同母親的懷抱,溫暖且安心。
在白光的照耀下,秦歌只覺得一切負擔都自動消散開去,紛紛擾擾的念頭,慢慢的變得模糊,沉重的腦袋,再度輕松靈活起來。
他的意識,在這白光之中,變得如魚得水。
隨后,他發現他的視角變了,不再是與族人們的意識站在同一個層次,而是拔高到了一個類似于局外人的角度。
他,依然能感覺到族人們的念頭和想法,但,他卻不再被族人們的念頭和想法所影響。
他開始以局外人的方式去調控數百份意識。
慢慢的調控著,總共六百七十三個意識,被他理清,而后聯系起來、掌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