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乃是征服王,不是騎士王,語言、氣勢、信念,在他看來同樣是王者實力的一部分。
只不過在蘇暮平日的灌輸下,阿爾托莉雅已經不再迷茫。
“王背負國家,王拯救萬民,身為王者就應該為國家和人民獻身,這就是我所堅持的王者之道!”阿爾托莉雅大聲的說道,語氣如此的堅定。
征服王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看著阿爾托莉雅的眼神,他知道,再說什么‘不是王獻身,而是國家與萬民為王獻身’的話已經沒有意義了。
兩者一個是放棄了身為人類私欲的品性崇高的圣王,一個是以人格魅力和語言魅力引領萬民實現在自己**的‘暴君’。
不說截然相反但也算的上是大相徑庭,再爭論下去也很難分出個孰高孰低。
事實上,現在的阿爾托莉雅已經明白了自己并不是一個合格的王者,也不可能成為在她看來完全合格的王者。
王不只是要拯救,同時也減負著引導和懲戒的作用。
單純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王,雖然能讓眾人新生崇拜,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她那樣,也將自己的身為人的**完全放下。
就像征服王在原本的王者之宴上說的,誰會憧憬這種殉教式的充滿荊棘的王者呢?
就連同樣為眾人稱贊品性高潔的圓桌騎士也做不到放下私欲,甚至就連許多神靈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普通的百姓?
久而久之,在面對她的時候大家難免會產生自慚形穢的想法。
這時候她應該引導自己的子民,對犯錯的子民給與相應的懲戒,但是別說最為困難的引導了,就連相較簡單一些的懲戒她都沒有做好。
不說她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發現了蘭斯洛特與桂妮薇兒之間的曖昧舉動。
在事情暴露之后,她如果能夠像一個真正的王者一樣將蘭斯洛特與桂妮薇兒處死,那后面的一切悲劇都不會發生。
她將不會在國力空虛幾乎耗盡的情況下,被逼著去征討收留蘭斯洛特的法蘭西。
她如果沒有離開王都莫德雷德也就沒機會發動叛亂了。
當然,如果她能看懂莫德雷德的心思,莫德雷德同樣也不會反叛,可惜在那最終一戰后,莫德雷德并沒有和她再度相遇,所以直到現在她都不明白莫德雷德為什么要背叛她。
但是這不妨礙她知道自己確實不懂人心,既然已經放棄了人的**和感情,又怎么可能會懂得人心在想什么呢?
這本就是個極端矛盾的問題。
所以亞瑟王的傳說,從一開始,她以放棄了人的**和感情為代價拔出選王之劍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以悲劇收場了。
在明白了這一切后,她更想要得到圣杯了,只不過此時她想要回到過去是為了阻止當初拔劍的自己,再不濟也要阻止當初的自己千萬不要放棄身為人的一面。
這種連奇跡都無法挽回的悲愿,她也只能將其寄托于號稱萬能的圣杯了。
因此,當征服王問出何為王者的問題后,不僅沒有動搖到她的信念,反而讓她的信念變的更加堅定了。
“如今...距離圣杯就只差最后一步了...”
“來吧!Rider!用我們手中的劍,來貫徹彼此的王道吧——”
“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