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焦點戰役被科威特電視臺進行了現場直播,大家都想看看兩個天才前鋒誰更天才一些。
韓國電視臺自然也直播了這場比賽,但是中國電視臺并沒有進行直播。
這會國內才剛剛普及了收音機,只有幾個大城市的個別居民家里才會有黑白電視機。
央視雖然在1978年就首次轉播了世界杯,但那是老者欽點的計劃,一場亞洲杯的預賽還無法驚動老者的關注!
所以這場比賽在中國只有廣播信號,國內觀眾只能通過收音機來聽球。
宋世雄這會已經在念兩隊的出場名單了,特別是在念到中國隊的時候非常激情。
中國隊的11人首發——
前鋒:吳杰、陳金剛。
中場:沈祥福、容志行、左樹聲、古廣明。
后場:臧蔡靈、蔡錦標、遲尚斌、林樂豐。
守門員:李富勝。
蘇永舜今天稍稍調整了一下陣容,前鋒線換上吳杰+陳金剛的組合,打算利用兩個身材高大的中鋒來對付韓國隊身高不足的后防線。
這套雙中鋒陣容看上去不太科學,但實際上吳杰的腳下技術非常出色,他具備很強的盤帶過人能力,并非陳金剛這種站樁型中鋒。
中場方面這場比賽用身體更出色,球風更兇悍的左樹聲與容志行搭檔,兩人站位一前一后,加強中場控制力和防守能力。
后防線上沒什么變化,遲尚斌年紀有點大,但打硬戰的時候很靠譜,蔡錦標的盯防能力也不錯。
這套陣容在吳杰的系統里也確實稍微強那么一點,韓國隊沒有車范根的時候實力并不高。
原本位面即便有車范根的韓國隊,1985年前的硬實力也壓不倒中國隊。
這時候只能說球風相克,所以中國隊才輸多贏少。
現在中國隊有了他,綜合戰力已經上漲到69點,而沒有車范根的韓國隊只有64點戰力值,兩隊的實力差距接近一檔了。
韓國隊首發——
前鋒:姜信寓、崔淳鎬、邊炳柱
中場:李泰昊、趙廣來、李康助。
后衛:樸景勛、張外龍、樸成華、崔景植。
守門員:吳衍交。
韓國隊打得是4-3-3陣型,主教練金正男嘴里說著鍛煉年輕人,但這套陣容除了車范根以外,基本就是這兩年韓國隊的全主力。
現在公認的亞洲最強球員就是效力于德甲法蘭克福的車范根,上賽季他不光幫助法蘭克福打進12球,還幫助球隊贏得79-80賽季的歐洲聯盟杯冠軍。
不過這個時候德甲已經開賽,韓國足協沒有讓這樣一名球員回來踢亞洲杯。
但他回來就能贏嗎?
吳杰知道還是沒戲,這支完整的韓國隊他在夢境訓練里已經交手十幾次了,他們后防線有什么弱點,每個球員的特點和習慣,自己都一清二楚。
這時候的韓國想擊敗他率領的中國隊,除非換成2002年那樣的主場優勢,否則能打平都算是韓國隊超常發揮。
他在兩隊握手的時候特別打量了一下崔淳鎬,這個人在原本位面拿到了這屆亞洲杯的金靴,下一階段的正賽里一共打進7球,確實是亞洲新一代球員里的佼佼者。
崔淳鎬也打量了一下吳杰,隨即就把小眼睛一瞇,嘴角往上一翹,讓人有種他可能根本就沒睜開眼睛的錯覺。
兩國球員互相都很看不順眼,因為當年的“朝鮮戰爭”雙方只是簽署了“戰爭停戰協定”。
如果按國際法的規范,交戰雙方還未正式結束戰爭,這會嚴格來說還處于“戰爭狀態”。
這就使得中國和韓國的任何比賽都火藥味十足,足球場上更像是把戰爭延伸到了草坪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