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來自新華社的記者問了最后一個問題:“亞洲杯結束之后,馬上就是世界杯預選賽了,你們準備好了迎接新的征程了嗎?”
吳杰笑道:“當然準備好了,我認為成功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準備,準備,再準備,然后順其自然。”
這場新聞招待會,吳杰的表現明顯好了很多,因為少了很多太過于攻擊性的東西。
他也明白這個時代國內很難接受太跳脫,太囂張的偶像,所以他需要適當壓制一下自己的發言力度以適應這個時代。
第二天,賽事主辦方公布了“最佳球員”、“最佳門將”和“最佳陣容”!
吳杰的名字自然出現在“最佳球員”的獎項上,這個獎本就是頒發給冠軍球隊里表現最好的球員,而他在正賽里一共打進18球,直接把亞洲杯正賽的最高進球數翻了一倍還多,這個獎不可能頒給別人。
“最佳門將”則頒給了科威特的門將,但實際上李富勝的表現明顯更好,中國隊一直到決賽也只丟了三個球。
“最佳陣容”上自然出現了不少中國球員,吳杰、古廣明、沈祥福、容志行、遲尚斌都入選了最佳陣容。
這時候就該算一下小錢錢了,亞洲杯冠軍的獎金是20萬美金,加倍后是40萬。
“最佳球員”和“金靴”原本都是五萬美金,加倍后是十萬,加起來是二十萬。
“最佳陣容”每人原本是一萬美金,加倍后變成兩萬美金,五人入選就是十萬美金。
這就意味著中國隊此次亞洲杯之旅一共拿到了70萬美金,其中吳杰獨得22萬美金。
40萬美金的冠軍獎勵,四成要上交體部,四成要上交足協,剩下兩成里的七成由球員平分,這么一算每名球員能分到2540美金。
個人獎勵四成半要上交體部,三成要上交足協,一成球員自己獲得,一成上交所在球隊,最后半成分給隊友和教練組。
他們整個教練組,加上領隊,以及22名球員,一共是36人。
這么一算,古廣明、沈祥福、遲尚斌、容志行四人可以拿到五千多美金,其余球員可以拿到三千多美金,教練組和領隊們也能拿到三千多美金。
吳杰當然拿的最多,他總共可以拿到25000美金的獎勵。
這可是1980年的兩萬五千美金,足以在香港中檔地段買個兩室一廳了,搞不好都能在深圳炒地皮了。
但領隊很快就帶給他們一個好消息,他們每個人都批了一千美金的外匯限額。
這也代表他們的大部分獎金都會被免費換成人民幣,不能全在香港花掉,省得他們辛苦得來的獎金都被揮霍一空。
吳杰有點蛋疼,這自然代表國家還是把大部分外匯都收走了。
但考慮到這個時期國內外匯的稀缺程度,他倒不是不能忍,未來的體部一哥必須要有這種覺悟。
只是有個問題,他想要買一臺鋼琴和一個吉他,這兩樣東西他當初在香港就打聽好了價格。
這個年代的中檔品牌鋼琴大概是一千港幣到一千五百港幣,吉他倒是兩三百港幣就夠了。
一千美金當然夠用,但如果想再買些家用電器和衣服,那就不夠了。
所以他只能拜托領隊去申請一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給未來的體部一哥點面子,申請兩千美金的外匯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