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公派由體部出資,訪問名單上原本只有四個人,全都是體部四十歲左右的中生代,現在臨時加上了吳正松。
這五人此行的任務主要是學習美國體育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除了四大體育聯盟的先進經驗,他們還要旁觀洛杉磯奧運會的組織和籌劃工作。
吳杰用屁股都能想到,這五個人回國后必然會被委以重任,很大幾率會在奧運會前就擔當大任。
吳正松現在等于是深造+建功立業的機會都有了,將來想不進步都難。
吳杰在宴會上還見到了一些歐美面孔的客人,這些人顯然是沖著他來的。
他在這次的亞洲杯上表現實在太驚艷,哪怕這里是被認為足球沙漠的亞洲,他的表現也足以成為沙漠中的綠洲。
這些從歐洲來的球探紛紛給自己的球隊回復了各種天花亂墜的報告,無數贊美之詞早就讓歐洲各大俱樂部對吳杰展開關注了。
亞洲杯還未結束時,就有一些球隊先派人到中國與足協進行接觸,同時派出更多人繼續考察。
北京隊當然沒有權作任何的主,足協也沒這個權利,連體部都要向上面匯報。
這個事本來會很復雜,領導們討論起來搞不好一兩年都沒結果。
但當那位年少時為了看球把衣服都當掉的老者表達了支持態度后,體部的意見立刻就與其保持了一致,效率也空前高效。
這種情況下,足協的“28條款”估計連起草的機會都沒有了。
但沒有人知道吳杰自己對于出色球員的留洋并不是那么支持,他心里也認為應該把出色的球員留在國內,因為沒有出色的球員就辦不起國內聯賽。
歐洲聯賽再好那也是人家的聯賽,就像NBA再好人家若是不歡迎你了,甚至排斥你,惡心你的時候,如果沒有自己的高水平聯賽,那豈不是尷尬了嗎?
當然了,這不能是現階段的政策,國內要搞職業聯賽的時機還不成熟。
九十年代,中國的職業聯賽開辦后,那時候確實需要把大部分出色球員留下來。
但八十年代正好相反,現在應該把出色的球員都送出去,否則像古廣明、賈秀全這樣的球員只會失去進步的機會。
現階段國內的聯賽對于大部分國家隊成員都沒有太多鍛煉效果了,與其讓他們把天賦都白白浪費掉,還不如把這些好苗子送到四大聯賽去,哪怕只是乙級聯賽,或是法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這類國家的聯賽去鍛煉。
這些人在歐洲可以得到發揮自己潛力的環境和挑戰,還能學到歐洲先進的戰術體系,這樣等到九十年代就能有幾十位有著先進聯賽經驗的老球員,甚至是教練了。
他們在退役后大都可以勝任足協官員,或是充當教練,這些人就是中國足壇職業化的先鋒軍。
如果中國還是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搞職業聯賽,這些八十年代陸續送出去的人才(當然不止這一批),那時候就正好趕上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大潮。
足協那個時候就該限制出色的球員繼續外流,除非是特別出色的天才,否則就好好在國內鍛煉就行了。
當然了,那個時候國內的聯賽必須有一定的競爭力,包括聯賽的環境也不能像原本位面一樣差,否則強留人才還是落了下乘。
但那就是足協的事情了,這方面他暫時還無法布局,只有等吳正松學習歸來完成進步后,他才有資格考慮這些。
現在他當然是希望去歐洲踢球,并且也支持古廣明和賈秀全這種球員去歐洲,至于他還必須去那些有能力爭奪歐冠的豪門球隊。
這會唯一的麻煩就是時機不太對,因為世預賽馬上就要到了,他最早也要等冬歇期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
但明年年底又有世預賽決賽階段的比賽,也不知道有沒有球隊會買一個連續兩年,每年都要打兩個月世界杯預選賽的亞洲球員?
這些從歐洲來的球隊也知道這是最大的矛盾點,吳杰如果要打世預賽的話,那下個賽季要有兩個月無法為俱樂部出戰,很可能因此耽誤重要比賽。
但讓吳杰沒有想到的是,即便有這么大的矛盾,依然有不少球隊愿意接受,因為他展現出來的實力讓人可以忽視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