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現階段能打出這些簡單的戰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他說的那些都是從青訓時期就往基因里雕刻的東西,成型后的球員很難再改變對足球的理解,技術上的偏科和錯誤的習慣也都難以再去糾正。
吳杰想來想去,覺得還是該把自己的位置往中場靠一靠,這樣就能與中場,或是邊路隊友打一打簡單有效的2過1,甚至是三人組合的快速推進。
2過1屬于足球場上最基本的過人配合,面對防守出色的球隊不會有太大效果。
但如果能與兩個邊路形成三角站位,這樣的配合往往就能撕開對手的防線。
他認為這個有機會通過未來一年的集訓做到,如果能練出連續的二過一撞墻配合,那中國隊的進攻就能再上一個臺階了。
一直以來他都很喜歡這種傳切戰術,利用多次撞墻式配合撕開防線,然后多點包抄跟進完成致命的進攻,盡管現在這支中國隊幾乎沒有希望做到全部的要素。
但這種傳切并不是巴塞羅那的傳控戰術,他認為巴薩那種不停用傳控溜猴,然后利用球場寬度拉扯防線,打出空擋傳出致命直塞的打法節奏太慢,效率高主要是靠夢三時代的黃金中場,伊涅斯塔和哈維退役后就很難打出原來的威力了。
盡管這種打法很適合中國隊使用,因為他可以花大代價創造出伊涅斯塔和哈維這樣的天才中場,那么中國隊就一直有資本打這種戰術。
但是相比較巴塞的傳控打法,他更喜歡阿森納那種利用小范圍多個2過1快速一腳向前推進的進攻戰術。
這種打法平時以穩固防守為主,還可以加入前場壓迫,只要一有反擊機會,哪怕對手沒給出多少漏洞,依然能通過快速地一腳傳遞配合生生撕個口子出來。
這樣的打法不光節奏快,抓住機會三五腳即可打穿防線,觀賞性也會更強。
但這兩種打法都有一個同樣的難點,需要中場和前場球員有出色的小范圍傳切配合能力,需要有一腳傳遞能力,需要有優秀的戰術意識和視野,以及扎實的盤帶技術,當然還要有個頂級中鋒或前鋒。
中國隊除了他以外,包括容志行和古廣明都沒有這么全面的能力。
如果想讓中國隊打出這種流暢快速,同時又細膩華麗的配合,除了利用寄生系統搞兩三個幫手外,那就只能讓足協訂下中國足球的整體發展方針,然后從各地的青訓開始就加強這些技術的培養。
只有這樣才能在十年后收獲一批腳下技術細膩,擅長小范圍傳切配合,戰術素養出色的新一代球員。
但光是培養這類球員也不行,吳杰心里對于中國足球的發展有一些想法。
他覺得中國這么大,不應該只發展一種風格。
中國北方和中國南方的球員在身體素質上有非常大的區別,那么為何不通過地域的不同,利用內部競爭的方式培養出兩種風格和體系的球隊和球員?
北方球員身材高大,擅長對抗,那完全可以學意甲風格,培養出優秀的后衛、中場工兵、強力中鋒。
南方球員更加靈活敏捷,擅長腳下技術,更適合學西甲培養控球組織能力,很容易出優秀的進攻型中場、出色的邊路球員、腳下技術出眾的前鋒。
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就中國一個省的面積,這種想法完全有達成的條件,只是有一些前提不太好辦。
但是再不好辦,吳杰也想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