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你這招能不能……”
容志行早就想學香蕉球了,奈何根本沒親眼看過,只是從香港雜志上見到過一些介紹。
現在吳杰這個“電梯球”,他心里覺得更加神奇,但也知道這種絕技一般都不外傳,所以不好意思開口。
“沒問題,我可以教給大家,其實這一招我也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完善,要不然也不會訓練里能打進,比賽里一次都沒成功,大家與我一起改良速度會更快!”
吳杰當然知道很多人都想學,但他們都不好意思開口。
但他卻不會藏私,特別是古廣明和趙達裕都學會了才好,這樣就可以成為他們出國闖蕩的又一項資本。
蘇永舜在一旁點點頭,他現在真是越看越覺得吳杰是老天賞賜給國家的瑰寶。
這小子不光天賦異于常人,最難得是毫無私心。
這種絕技哪里會有人輕易傳授,甚至都不會讓你在一邊看著,都是私下里找沒人的時間和地點偷著練。
這也是六七十年代的常態,這個時期比賽直播技術不發達,很難拍到球員做動作時的細節。
那位發明牛尾巴過人的巴西人,他便不會在訓練里做這個動作,也不會把這項絕技傳給隊友,必須等他退役后再說。
這就導致很多巴西球員到現在都不會這一招,也給了吳杰將其發揚光大的機會,他甚至已經把這招教給了隊友們。
他覺得再過一段時間,古廣明和趙達裕應該都能在比賽里做出這個動作了。
那時候每個巴西人都會的動作,很可能就要變成每個中國人都會做的動作了。
吳杰這時同樣連猶豫都沒有,而且說教他就馬上教,拿起腳邊一個足球,便仔細向隊友解釋自己的踢法。
這時候沒人知道吳杰不藏私也有原因,他是有信心真正學會這些技術的人不多,即便學會了也很難在比賽里用出來,“學會”和“使用”的區別可大了。
任意球這種東西更是如此,幾十年后無論哪一種技巧都不是秘密,但為什么真正的任意球大師還是只有那么幾個呢?
因為這東西需要極高天賦的同時,還要有大量時間進行枯燥的訓練,最后還要有在比賽里主罰的資格。
古廣明學會了、趙達裕學會了、左樹聲也學會了……
那又如何呢?
你們有比我高的成功率嗎?
你們有足夠多的實戰經驗嗎?
你們能搶走我的主罰權嗎?
他們學會了這些技巧后,唯一的用處是前往歐洲后可以為競爭主力增加大量資本,同時讓吳杰不用總回來踢亞洲比賽,這些小弟們就足夠在亞洲魚塘里只手遮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