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他開始模擬**十年代的比賽讓魯達進行實戰。
這個階段,他讓魯達使用自己最好的運動能力,但技術依舊是眼下掌握的水準。
他所在的隊伍當然也不能太差,否則同樣起不到鍛煉作用。
吳杰考慮一下,干脆給他安排了2008年的中國男籃,讓他與大姚在內線搭檔,然后分別與不同時期的馬龍、莫寧、伯德、巴克利、坎普、麥克海爾等人交手。
這時除了大量的NBA比賽,他還模擬了大量**十年代的國際比賽,光是不同時期的夢之隊就交手不下百場。
現實時間的15小時過去后,魯達已經在夢境訓練里經歷了一千五百小時的單人訓練,以及四百多場**十年代的高強度NBA比賽,還有同時期的兩百多場國際比賽。
這時他的比賽經驗絲毫不遜色那些在NBA打了五六年球的超級明星,國際比賽上的經驗更是無人可及。
吳杰相信只要回到現實把身體素質練上去,魯達很快就能成為國際籃球比賽里的大殺器。
這張鉆石級的“夢境訓練卡”失效后,魯達的數據已經與他的年齡極度不匹配了——
“綜合能力”:74↑
“外線得分”:72↑
“內線得分”:71↑
“運動能力”:64↑
“組織能力”:80↑
“防守能力”:63↑
“籃板能力”:58↑
“心理意識”:95↑
這個數據比訓練前提高了很多,但依舊連80都沒達到,似乎與他在訓練中的表現不太一樣。
吳杰倒是不覺得意外,因為魯達在夢境訓練里使用的是最佳狀態的四星級運動天賦,但回到現實后卻是一個還沒有把四星級運動天賦全部兌現17歲少年,這時可能也就只能發揮出這具身體50%的水準。
魯達在夢境訓練里苦練的技術,全都需要出色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作為前提,現在整體能力自然會受到很大限制。
但只要把身體素質練上去,他在夢境里練出來的技術都會隨之上升。
“74的綜合能力,如果打的是亞洲對手,很可能發揮出遠超紙面上的水準!”
吳杰對于魯達現階段的水準倒是很滿意了,別看系統給出的綜合能力只有73。
但如果面對的是身體素質登不上臺面的亞洲球隊,那即便是17歲的魯達在身體上也可以占盡優勢。
這種情況下,魯達所能發揮出的實力也絕不止是紙面上的74點。
吳杰這時也從系統中退出來,魯達那邊已經把該學的東西都學會了,今后就是長期消化和吸收的過程。
他也在這次的訓練里受益匪淺,至少在任意球上已經不僅僅掌握“電梯球”了。
那么接下來,就該準備前往德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