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讓“南德意志報”和拜仁球迷產生疑問的是:他真的是這樣的天才嗎?拜仁又為這個天才花了多少錢?
這些西德媒體不管是貶低,諷刺,還是稍微客觀些的報道,基本都不看好中國球員,拜仁球迷也不認為這筆交易對球隊有幫助。
除非球隊只是想買個中國天才放到預備隊培養一下,然后利用這件商品開發亞洲市場,那他們倒不會有什么意見。
但很快就有媒體透露了一個讓拜仁球迷又在意起來的消息:據說這個中國人的轉會費超過了一百萬馬克?
“什么,一百萬馬克?這應該是個假消息吧?”
“當然是假消息,董事會怎么會同意這種愚蠢交易。”
“一百萬馬克都夠買來車范根了,但我們不需要這種水平的球員。”
“你們知道這個中國人打什么位置嗎?”
“看報道說他是亞洲杯的金靴,那應該是個前鋒吧。”
“如果他是前鋒的話,那這個消息肯定是假的,我們才不會在擁有魯梅尼格和赫內斯的情況下,再去花一百萬馬克買個17歲的中國前鋒。”
這些正在討論吳杰的西德媒體和拜仁球迷,還不知道當事人終于坐了幾十小時的飛機抵達了慕尼黑。
當地時間1月26日,吳杰終于抵達了慕尼黑。
此刻與他同行的有拜仁的助理教練克拉默,轉會主管施特芬,以及一位會說德語的中國翻譯,還有兩名陪他一塊到德國的足協和體部官員。
這兩名官員是來確認這筆轉會的完成,同時也確認一下吳杰會不會遇到生活上,甚至是政治上的麻煩。
中國與美國正處于蜜月期,與歐洲的往來也多了起來。
但整個西方的傲慢沒有任何減退,他們對于中國人的歧視隨著雙方有了往來,變得更能讓中國人感受到了。
這個很容易理解,原本大家沒什么來往,還有可能距離產生美。
現在往來多了,好感度沒增加,反感度卻多了不少。
這兩個官員要等吳杰正式加入球隊,并確認轉會費到賬后才會離開。
至于吳杰的工資問題,這個就交由大使館來監督了。
那名男翻譯是從大學聘請的一位即將畢業的德語專業學生,他的工資會由拜仁方面報銷。
吳杰不會說德語,還一直裝作自己不會英文,拜仁方面自然要給他配一個德語翻譯。
實際上他的英文水平足以應付日常交流,西德的英文水平也比東德強得多,半數西德人都能做到用英文簡單交流。
拜仁球員也大部分會說一些英文,吳杰只要會英語就能在西德勉強應付了。
但他不能表現出這些東西,因為他奪舍這個身體還不到一年,球技進步這么大就算了,如果連英文都會了,那實在容易引起懷疑。
現在他與克拉默和施特芬的交流,便是通過這個叫劉寶平的大學生作為中轉。
“吳,冬季轉會期馬上就結束了,我們明天就會為你進行體檢,然后幫你完成聯賽和歐冠的注冊,那時你就可以成為偉大的拜仁一份子了!”
“太棒了,我已經等不及加入這支偉大的球隊,等不及想要上場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