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在歐冠第三輪抽簽出爐后,便開始發揮他們一貫善于創造(胡編亂造)的傳統,不停地發散思維給吳杰寫故事了。
“中國天才隊內大打出手,主帥險喪命!”
這就是《路透社》在拜仁來訪前的一篇報道。
嗯,怎么說呢?
果然還是內個味啊!
但這篇報道是怎么寫的呢,簡單說就是在拜仁打完勒沃庫森的比賽后,第二天全隊一起享用午餐時,吳杰和球隊領袖魯梅尼格再次發生了矛盾。
據《路透社》報道,這事的起因是拜仁全隊正在一起觀看電視劇,吳杰因為不了解德國文化,認為電視劇太無聊,并且說出了一些野蠻粗魯的話。
魯梅尼格提醒吳杰不要這樣說,兩人隨即發生了爭吵,很快情緒就變得非常激動,最終在餐廳里大打出手。
當時切爾瑙伊看到了這一切,這位拜仁主帥氣得心臟病發作,當場被送進了醫院。
最后重點來了,《路透社》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吳杰的無理野蠻,差點要了主教練切爾瑙伊的命!
但有個問題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吳杰不會德語,看你妹的德國電視劇啊!
然而這就完了嗎?
那就大錯特錯了!
《BBC》的同期報道是——“布萊特納掌摑中國天才”!
吳杰是在下飛機后看到了這個最新出爐的新聞,那上面的圖片也不知道是怎么找的角度,他看起來還真有點像被扇了一巴掌。
“這不是我那天捏你的臉嗎?”
布萊特納也看到了這個新聞,然后一臉懵逼狀想了半天才記起來。
這好像是打科隆的比賽前,他在央視攝制組拍攝時故意上前捏了一下吳杰的小臉蛋。
但從這張照片的角度看,尤其是在被刻意引導成“掌摑”后,確實很容易看成是他扇了吳杰一個大嘴巴。
“英國人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喜歡造謠啊!”
布萊特納沒話說了,這種造謠也就英國人干得出來。
他卻不知道吳杰心里在暗暗吐槽:“德國媒體也就稍強了一點,老子上個禮拜才看到德國媒體無中生有的報道中國炸猴子。”
那篇《德新社》的報道儼然把中國當成了侵劣者,把猴子塑造成了被入侵的受害者,整篇報道充滿了罔顧事實、顛倒黑白、胡說八道。
所以吳杰對德國媒體也沒什么好印象,類似的報道他一個月就能見到好幾次,甚至還有人號召去收養那些在種花家的炮火下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的小猴子。
這種聲音讓吳杰惡心的不行,當初美國入侵時可沒有人可憐那些無家可歸的猴子,也沒有人要去收養什么小猴子。
這才過去幾年啊,雙標還能不能再**一點?
然而仔細想想也該明白了,就連相對嚴肅的德國媒體在報道種花家的時候都這個德行,那英國媒體還不起飛了啊!
吳杰住進酒店后除了與球隊進行踩場訓練外,便再也不出大樓一步,省得被某個英國女人故意撞一下,第二天就被英國媒體寫成X騷擾。
但在兩隊的賽前新聞招待會上,英國媒體還是讓吳杰好好見識了一下。
他們早已經不只是雙標了,簡直就是在創造新聞。
“吳,你知不知道你的國家正在入侵一個主權國家?”
“吳,種花家的軍隊用戰俘的人肉制成罐頭,請問這是真的嗎?”
“吳,兔子為何愛吃人肉和嬰兒配米飯,這是你成功的秘訣嗎?”
“……”
吳杰聽著這些“天方夜譚”般的問題(全都是外媒的報道,更離譜的都有),真是連辟謠的心情都沒有了。
這就像四十年后還有人在問你“中國有公路嗎”、“中國有電嗎”、“中國有汽車嗎”一樣離譜,你會怎么回答這種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才是被入侵的一方。第二個問題,這是徹頭徹尾的造謠污蔑。第三個問題,這同樣是用心險惡的抹黑,你們說的那TM是煲仔飯!”
吳杰被問得苦笑不得,但卻不能不解釋這種謠言,雖然他知道自己的辟謠根本沒人會報道。
這些造謠摸黑會繼續傳上幾十年,期間還會有更多新花樣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