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公司這時也被日本人的富有嚇了一跳,馬上決定讓石井樹在日本創建分部,單獨處理吳杰的亞洲事務,尤其是日本的商業談判。
吳杰能在日本就拿到每年一千五百萬美元的代言合同,這是事先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現在可是1981年,一千五百萬美元足以把甲骨文、動視、優衣庫買下來了,包括大部分NBA球隊也都不值一千五百萬美金。
吳杰知道憑借他的離線資料庫,這筆錢如果拿去炒期貨,他完全能在短時間內暴富。
但他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全能,很多事情可以讓傀儡們去干,比如投資聯想讓其以“技工貿”為發展理念;投資硅谷成為甲骨文、蓮花、康柏、賽門鐵克的股東;搞漫畫把灌籃高手、足球小將、龍珠等作品先弄出來。
不過這些事情沒必要全由他自己做,完全可以讓魯達和陳浩南,還有以后的傀儡們各管一攤。
“還有,我這么有錢的事情,暫時不能讓足協知道!”
吳杰在飛機上與自己的團隊商量好了保密的事情,但不是要防范足協,這個根本就不用防范。
現在全球通訊還不夠發達,他在歐洲簽的那幾分合同,包括在國外的賬戶上有多少錢,國內完全不知道。
他要防范的是這些合作的公司,簽合同的時候必須加入保密條款,特別是不要宣傳代言費方面的事情。
這樣只要M**不往外傳,足協和體部上哪知道他一年賺多少錢?
再說他就算說了,足協和體部也未必相信。
一個足球運動員?
一年將近兩千萬美元的代言收入?
這不鬧呢嗎!
當然了,他也不會一毛不拔。
每年還是會曝光一部分代言收入,再加上通過專輯賺到的錢也可以支援一下國內的外匯。
但這些錢也不能白給,換成人民幣后完全可以用來在國內投資,比如某些占據大量國家資源,但最后連小米都搞不定的廢物點心們,他就可以利用投資去影響一部分決策,中國將來不能再只靠一家華為去硬抗美國了。
吳杰到了香港后,很快與先一步來到這里的羅曼見了一面,然后和香港寶麗金旗下的幾個歌手吃了個飯。
但他沒有再與香港的企業見面,日本那些合作都是全球代言,香港這邊的公司哪舍得花這么多錢。
反倒是澳門某家菠菜集團想要高價找他代言,提出的代言費也非常誘人。
但是吳杰考慮一下還是作罷了,這畢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產業,萬一被媒體借機炒作一下,非常影響他的聲望。
第二天,他就坐車返回了廣州,正式回到了國內。
此時國內的媒體正在大肆報道他幫助拜仁奪得三冠王,以及魯達和八一隊在菲律賓大殺四方的事情!
這個時期的國內球迷無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三大球上全都出現了超級天才,成績也快速增長,民族自信心自然得到了大幅提高,甚至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全民運動的浪潮。
吳杰對未來非常樂觀,這個年代每家都有三五個孩子,不像80后和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