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很快就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贊成推出多國語言版本,但不想發售單曲專輯,他打算先發售一張時長在20分鐘左右的12英寸Ep專輯。
這張EP專輯只在亞洲發行,專輯中收錄的都是華語音樂。
日本寶麗金可以考慮單獨對這張專輯本土化,也可以先賣華語版,等本土化后再賣一遍。
他回德國后也會在圣誕節時發售一張同樣規格的EP專輯,這張唱片會加入他先前演唱過的《y·Shoulder》和《Don't·Turn·Off·The·Lights》,以及兩首拜仁隊歌,此外他還打算把英文版的《The·Cup·Of·Life》拿出來。
寶麗金覺得他完全是根據個人喜好來制定計劃,根本不是從商業角度出發,不能把商業價值全榨干。
吳杰并不反駁這個觀念,他是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從太多商業角度考慮,因為這些抄來的歌拿到這個年代怎么都能大賣,他在足球領域的名氣也會促使唱片的銷量和影響力再次猛增。
所以搞那么多花樣沒有必要,他這兩張唱片在質量上秒殺同時代所有歌手,消費者怎么都會買賬,現在應該先擔心一下怎么解決發售后的缺貨問題。
吳杰在音樂方面很任性,寶麗金對他實在沒什么約束力,最后只能隨便他了。
這次來到香港,吳杰就打算趁機錄制這張在亞洲發售的華語專輯。
但讓香港寶麗金驚喜的是,吳杰并非只有《光輝歲月》和《陽光總在風雨后》這兩首歌,他居然又拿出了兩首新作品。
吳杰拿出來的兩首新歌是《窗外》和《狼》,其實他原本是打算抄《同桌的你》,但后來從歌詞立意方面考慮,還是把這首歌的抄襲時間放到了后面。
那首《同桌的你》從歌詞上一看就知道不是他這種還不到19歲的人能寫出來的,他抄也要講究基本法,不能亂抄一氣。
李琛的《窗外》和齊秦的《狼》在旋律方面都比八十年代的作品強出不少,但也不至于太違和與這個時代,歌詞立意方面也能與他的經歷和背景拉上關系,至少能解釋得通。
吳杰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抄歌一直在合理性方面有講究。
《光輝歲月》是寫無人問津時,他對夢想的堅持和奮斗,很符合他當初一戰成名后的心境;《陽光總在風雨后》是唱給女排姑娘們的贊歌,屬于有感而發;《狼》則是表達了他雖然能力出眾,但卻只能獨自行走,獨自修行,實際上內心很孤獨的形象,同樣符合他常年在德國生活的孤單經歷;《窗外》從歌詞上應該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前半部分,配合著他18歲就出國征戰的現實經歷,放到這個年代也能解釋得通,而且絕對能引起男聽眾的共鳴,俘獲無數女聽眾的芳心。
吳杰可以肯定這張專輯發售后,那些從來不看球的女聽眾們只要從收音機里聽到這幾首歌,大部分都會迅速變成他的粉絲,進而成為他的吳小將。
他早已把《光輝歲月》和《陽光總在風雨后》的曲譜交給香港寶麗金,這邊的樂隊早就能熟練演奏這首歌的配樂。
《狼》和《窗外》是新作品,曲譜剛剛給到寶麗金,樂隊想在一周內練熟這兩首歌不成問題,但要達到完美的程度肯定差了點時間。
然而吳杰只有一周時間錄歌,甚至這一周每天也就能拿出四五個小時,因為他還要和國家隊一塊訓練,不能耽誤主業。
這時候就要慶幸香港寶麗金剛剛升級了錄音棚的錄制設備,他們這次準備用時下最先進的電子混音技術來錄制音軌。
歐美流行音樂的制作在七十年代后就開始拋棄整支樂隊錄制的方法,基本都是先用單一樂器進行錄制,然后再把不同樂器,包括人聲進行混音,最后將多種來源的聲音整合至一個立體音軌上。
這就意味著吳杰不需要跟樂隊一塊錄制唱片,他只需要聽著耳機里的音樂進行人聲錄制,寶麗金這邊也會在后期對他的人聲進行一定程度的修飾,最后將各種音軌整合完成一首歌的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