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對于地震的反應太過于敏感,但最尷尬的不應該是日本人,而是七年后的英國人。
“東京國立競技場”在建造之初就考慮了應急疏散,隨處可見的逃生通道和醒目標志,以及工作人員稱職的引導能力,使得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哪怕九萬名觀眾也可以快速疏散,不會造成踩踏和秩序的混亂。
所以在產生局部慌亂之后,整個體育場的秩序就慢慢恢復了正常,很多日本人在疏散時覺得不對勁后,又開始在球場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返回座位。
而在球場上,裁判僅僅中斷了三分鐘比賽,等到弄清楚什么問題后,比賽很快就重新開始了。
吳杰的這次進球和慶祝在這次小插曲的映照下,自然變得更加奪目,賽后媒體又有大把文章可以做了。
濟科在比賽重新開始后,總是有意尋找吳杰再次較量。
但實際上濟科的心態已經崩掉了,成名后的他還從未被人這樣全面壓制過。
然而今天,他再度找到了成年前技藝未成時,面對那些成年隊的球員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覺。
但最讓他困惑的還是吳杰好像能看穿自己一樣。
這個中國人總是能預判到他的下一步動作,然后利用強壯的身體來迫使他丟掉足球的控制權。
他的身體晃動,他的假動作,他的細膩腳法,面對這個中國人完全不起作用,強吃速度和爆發力又不如對方。
“怎么才能擺脫這個家伙呢?”
濟科把自己的絕活都用了一遍后,除了讓吳杰的防守變得更加驚艷,似乎就沒有其它用處了。
一直到上半場結束,他的2次長傳一次都沒有成功,2次直塞也全部失敗,5次過人更是只成功了一次,但那次還不是吳杰在防守。
吳杰也發現搞掉濟科,弗拉門戈的攻擊力至少會減去三成,整個中場也完全落入拜仁掌控。
后來干脆成了濟科的貼身防守者,只要弗拉門戈展開進攻,他不光在濟科有球時上前防守,哪怕沒球也要限制對方的球員向濟科傳球。
上半場第41分鐘時,吳杰便通過攔截弗拉門戈球員給濟科的傳球,再次通過反擊助攻赫內斯完成了進球。
這次助攻也讓吳杰在上半場完勝濟科,他在上半場的數據是:1粒進球,1次助攻,關鍵傳球2次,創造絕佳機會2次,成功長傳1次,成功直塞1次,射門4次,射正2次,成功過人4次,爭頂獲勝3次,搶斷3次,攔截3次。
這樣的數據放在籃球里可以理解為半場就砍下三雙,然后還有三四次搶斷和蓋帽這樣的數據,所以可以想象這是怎樣凱瑞的表現。
吳杰倒是很清楚自己是占了信息不對稱的便宜,就像當初拉里伯德和魔術師都被魯達搞得很被動一樣。
他們對這些巨星球員的水平、習慣、打法,全都一清二楚。
但這些超級巨星對他們卻知之甚少,這種情況下必然是知己知彼的一方占據絕對優勢。
如果換成格斗類的比賽,那就不止全面壓制了,一上來就被KO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濟科這種水平的球員回去好好總結,下次再遇到吳杰就會好上很多,至少不會這么狼狽了。
但今天肯定是來不及調整了,中場二十分鐘連讓濟科的心態穩定下來都不夠。
吳杰也非常狡猾,打完一個碾壓的上半場后,他在下半場便不再去防守濟科了,直接搖身一變成了影鋒。
切爾瑙伊也讓南美球隊充分認識到,什么叫功利足球。
下半場,拜仁把陣型一變,直接從4-2-1-3變成了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