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的問題一直是中場占不到優勢,陳浩南現階段只能拖后組織,后排插上是偶爾為之,他從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那種能沖鋒陷陣的類型。
吳杰一旦貼到陳浩南身邊,他已經難以再游刃有余的進行調度,皇馬的中場自然又被人數和實力雙雙占優的拜仁壓著打。
最麻煩的是,陳浩南在下半場開始出現體能危機。
他那17歲的身體和4星級的運動天賦,還無法支撐這種強度比賽的大范圍跑動。
上半場那兩次長途奔襲,還有無數次被吳杰用身體撞倒,包括在防守端的大范圍逼搶,這些都消耗了他太多的體能。
第68分鐘,吳杰在中場一腳兇狠的鏟球再次把陳浩南放倒,隨即把球掃給了貝恩德。
陳浩南這次是在中場丟球,皇馬球員沒有防備。
拜仁立刻大舉反攻,雙方在瞬間形成了攻防人數上的均等。
這就對進攻一方十分有利了,就像上半場拜仁丟掉第二球時一樣。
吳杰爬起來后也快速沖了上去,陳浩南卻沒法迅速起身,他只能一瘸一拐的盡力往回趕。
貝恩德帶球突進到前場把球轉移到了邊路,沃爾夫岡外道超車強行內切,但突到一半急停把球踢向了中路。
赫內斯故意停在大禁區外,此刻高高躍起,一次漂亮的頭球擺渡。
布萊特納也在大禁區外接到傳球,但沒有選擇自行處理,而是把球往左側順勢一送。
吳杰這時正好插上接到了足球,順勢把球往身前一趟,利用速度優勢擺脫了趕來斷球的納瓦哈斯,大步沖入了禁區。
這一刻他面前只有皇馬年老色衰的第二門將,吳杰沒有選擇繼續深入,直接就是一腳“誰碰誰骨折”的大力抽射。
這么近的距離,哪里有人敢肉身攔截。
米格爾更是覺得眼前一花,又一次連反應都沒有,便讓對手射穿了自己把守的球門。
但這球能怪他嗎?
實際上并沒有什么關系,十幾米遠的大力抽射,只要不是角度特別正,即便換成歷史級門將也沒有任何辦法。
吳杰這一腳射門球速很可能達到180公里以上,哪怕射正了都未必能給守門員調整手型的時間,硬接的下場很可能是又被抬上擔架。
“Tooooooooooooooooooorl!!!”
德國的解說這次發出了殺豬般的嗥叫,吳杰最后這腳抽射堪稱是球場上最暴力的進球方式。
“拜仁這次進球雖然由吳杰開始,最后也由他終結,但依然是一次集體式的勝利。貝恩德、沃爾夫岡,赫內斯,布萊特納都有精彩的發揮,但最偉大的自然是拜仁的新皇帝,他的斷球和最后的終結又讓兩隊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
“誰能告訴我吳杰的這腳射門有多快?為什么連慢動作回放都看不清?”
“可惡,他的鏟球踢到了陳浩南的腿上,這是一次惡劣的犯規,裁判的眼睛可以捐給需要它的人了。”
“看看這次鏟球,真是一點情面都沒留下,他對自己的同胞也這么冷酷無情,真是一個冷血的家伙!”
世界各地的解說都在點評這粒進球,但許多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吳杰先前鏟斷陳浩南的鏡頭上。
這一腳鏟球確實沒講情面,不光鏟到了足球,還順勢把陳浩南鏟飛起來。
一直到吳杰完成進球,皇馬重新開球時,陳浩南的腳步還有點不太利索,可見這一腳有多狠。
世界各國的解說自然都在添油加醋,恨不得把“中國德比”營造成“中國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