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球……算進嗎?”
現場球員,現場球迷,包括電視前的觀眾,這一刻都被吳杰的超級手雷嚇傻了。
這TM擲界外球,還能直接把球丟進球門里?
這是練鉛球的吧?
但現在最大的疑問就是——這樣的進球算不算?
吳杰在場邊露出一個優雅的笑容,這個問題不管是現在,還是幾十年后,答案都是進球有效。
如果希爾頓沒碰到足球,那放在20年后的新規則下,這一球倒是不算。
因為那時的最新規則是:擲界外球直接進球,中途沒有碰到任何人,則進球無效。
但在這個規則出現前,由于沒有相關規定,無論中途有沒有碰到人,裁判都只能判罰進球有效。
事實上,這種進球在九十年代也出現了幾次。
這才使得國際足聯后來完善了規則:“擲界外球直接進入對方球門,不算得分。”
但這會自然沒有這個規則,所以就算希爾頓沒碰到足球,這一球也算進球有效。
這位以色列的主裁判在極度無語之中,當然只能判罰這粒進球有效。
“見鬼,這怎么能算進球呢?”
“裁判先生,我沒碰到足球,他這是用手把球扔進球門,這應該是手球!”
“沒錯,這球不僅不能算,還應該給他一張紅牌!”
“……”
英格蘭球員見到裁判做出了進球有效的手勢,立刻就炸鍋了,紛紛沖上去朝裁判大聲抗議!
“放屁,你明明碰到了足球。”
“還有,哪一條規則說界外球不能直接打門?”
“如果投擲界外球不能打門,那角球直接射門是不是也不算?”
吳杰這時候當然不能任憑英國人去糾纏裁判,他可知道昨天那位法赫德親王就上演了沖進球場逼迫主裁判改判的好戲,所以這時候立刻帶著隊友上去反唇相譏。
當然了,由于他的隊友大都不會英文,此刻他屬于舌戰群雄!
“你這是狡辯!”
“你們這是輸不起!”
“可惡,你是不是想打架?”
“沒錯,早就這么想了!”
吳杰這時展現了他另類的戰斗力,一個人沖在最前面與英國球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文斗。
他身后的中國球員大都不會英文,這會只能用國罵來跨服交流。
英國球員自然聽不懂,于是也用各種F開頭的詞來回應。
但是別看兩邊嘴上叫得兇,但卻沒有任何人真的動手。
這很明顯都是打著讓別人先動手的算盤,只要有人沖動之下做出了攻擊性動作,不管是不是真的動手,也甭管打沒打到,另一方肯定是直接捂臉倒地兼打滾一條龍。
吳杰就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就等著有人上來推他一把,或是頂他一下,那時他保證能瞬間摔出5米遠,并且在落地后還能再翻滾5米。
所以這會大家心里的臺詞應該都是:“打我呀,有種你打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