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球員除了是八一隊的球員,還是國家隊成員,現在一次投資后,未來幾年的世俱杯、世錦賽、奧運會上都能有持續性的回報。
他首先升級的是張勇軍,這貨自帶兩個“瘋狂射手”和“無球跑位”的特殊天賦,前者的效果是:連續獲得極佳出手機會時,可以大幅增加投籃手感。后者的效果是:增加利用掩護尋找投籃空檔的成功率,能夠更有效地通過跑動穿越密集防線。
這兩個天賦再配合張勇軍訓練狂魔的性格,絕對會成為一個超級好用的外線射手,魯達也需要這樣一個讓對手不敢隨意到內線包夾自己的外線炮臺。
吳杰直接把他這兩個天賦升級到了四星級,這總共花了三萬點,回報就是張勇軍的極限潛力值在升級后漲到了84點。
第二個被他升級的是李亞光,此人自帶了一個四星級的“拼命三郎”技能,效果是:提升關鍵時刻的能力值,減少焦灼狀態下的體能流失。
李亞光本就是身體素質不錯,攻守技術全面的球員,不光有中遠距離投籃,還有一手突破,就是控球不太穩定,高強度比賽下容易失誤。
如果補足了這個缺陷,李亞光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雙能衛,拿到NBA中下游球隊也至少是個第六人角色。
吳杰花了23190點給他買了一個四星級的“控球大師”技能,這個特殊能力可以彌補他在球感上的缺陷,再加上他原有的“拼命三郎”技能,極限潛力值瞬間升到了86點。
最后兩個被他悄悄升級的人是黃云龍和王立彬。
原本位面上,黃云龍在1982年世錦賽中面對科特迪瓦砍下全場最高的28分,1986年世錦賽面對西德攻下了20分,最后對陣希臘與張勇軍并列全隊最高的27分。
這顯然也是個妖星,他的身高只有200cm,打的是大前鋒位置。
這個身高打內線當然矮了一些,但是黃云龍腳步扎實,基本功好,力量也不差,面對歐洲內線都可以抗幾下,進攻手段多樣,主打籃下和中投,就是腳步偏慢,只能守著油漆區防出不來。
他自帶兩個三星級特長,一個是“槍林彈雨”,這個技能可以提高在禁區內混戰得分的能力。另一個技能是“中投機器”,可以提高中距離投籃命中率。
吳杰考慮之后,給他買了一個“疾風步”的特殊能力,直接提升到了四星級。
這樣一來,他那腳步偏慢的缺陷就被彌補了,再加上他擅長打亂戰的能力,搭配魯達絕對會讓歐洲球隊也感到渾身難受。
王立斌在原本位面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亞洲最佳中鋒,盡管身高同樣只有兩米,但是身體素質不比黃云龍差,腳步靈活,技術多樣,不僅籃下攻擊力強,外圍中距離跳投也很準,還是一個“蓋帽”能手。
吳杰不得不感嘆,這個時代的球員無論打哪個位置,好像都是基本功扎實,技術手段全面,唯一的弱勢就是身高相比歐美球員存在不足,一旦遇到更高更強壯,靈活性也不差的歐美選手,他們就會陷入亞洲球隊面對中國隊時的尷尬。
這也是后來尋找籃球苗子全都看中身高,可惜很多冒號們做事情就像狗熊掰棒子,身高升來后卻把技術、執行力、積極性、意志力這些傳統優勢項目拋棄了,結果個子高了,水平反倒一代不如一代。
王立斌的缺陷在于打中鋒位置對抗能力遇到歐美球員扛不住,所以他給王立斌買了一個四星級的“鋼鐵之軀”,這可以讓他的對抗能力得到提升。
這兩人其實是吳杰為奧運會準備的內線奇兵,他們輪流搭配魯達可以讓中國隊一直打跑轟戰術,那時要沖擊力有沖擊力,要外線投籃有外線投籃,哪怕打陣地戰也有魯達的強攻。
這個時代的球隊遇到這樣一支前所未見的中國隊,一時半會肯定找不到應付的辦法,吳杰心里可是有讓中國隊沖擊奧運冠軍的想法,絕不僅僅是八強而已。
這些升級加起來花了他十幾萬奧林匹克幣,吳杰的存款一下子就清空大半,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值得。
但別忘了世俱杯結束后,9月份就是男籃世錦賽了。
這也是一項世界大賽,影響力要比游泳世錦賽大多了,全球范圍也要比排球世錦賽高出不少。
這些升級到時也派得上用場,如果八一隊和中國男籃能在世俱杯和世錦賽上打出成績,這十幾萬的投資絕對能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