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用了這張卡片后,兩人在半決賽和決賽上直接煥發了小宇宙,最終打爆了兩位丹麥,還有兩位印尼的華裔選手奪得了金牌。
不過吳杰稍后查看這兩人的狀態時,發現他們在賽后不僅有傷勢復發的癥狀,競技狀態也下滑的更快了,幾乎所有屬性都呈現大范圍的下降狀態。
很顯然,這種卡片對于年紀大的運動員有不小負面影響,韓健和李玲蔚使用后就沒有什么不妥,但是孫志安和姚喜明使用后副作用很大。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代價值不值?
吳杰當然知道這絕對是物超所值的選擇,所有老將如果能在最后一次大賽上得到重返巔峰的機會,而代價是賽后便要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那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再登上一次巔峰。
孫志安和姚喜明一個30歲,一個28歲,這在八十年代的羽毛球領域都到了退役年紀,哪怕國外運動員到了這個年紀也很難再保持巔峰狀態。
如果能用最后幾年注定不會有成績的運動生涯,再換來一個世錦賽或奧運會的冠軍,然后光榮退役,那簡直太值了好嘛!
這四枚金牌也讓中國羽毛球隊奠定了世界羽壇上的霸主地位,因為中國羽毛球隊從1979年才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但首次參加世錦賽就一舉奪得男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單打和女子雙打共4枚金牌。
第二屆世錦賽成績稍差一些,但中國隊也拿到了三枚金牌一枚銀牌一枚銅牌,依舊是統治級的表現。
然后就是1982年首次參加湯姆斯杯賽,最終經過艱苦奮戰以5比4反敗為勝,從印尼隊的手中奪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團體冠軍。
但即便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績,西方媒體還是認為中國羽毛球隊的實力被高估了,理由是當時的羽毛球世錦賽有兩個,一個是“世界羽毛球聯合會”舉辦,一個是“國際羽毛球聯合會”舉辦,而中國參加的是“世界羽毛球聯合會”舉辦的世錦賽,印尼等傳統強隊參加的是“國際羽毛球聯合會”舉辦的世錦賽。
這次全世界的媒體都沒了“酸”的借口,因為本屆世錦賽兩個協會已經正式合并,中國隊依舊拿下五枚金牌中的四個,一直不擅長的混雙也拿到了銀牌,這種成績自然是統治級別。
如果在奧運會上也有如此成績,那中國羽毛球隊就和兵乓球隊一樣天下無敵了。
吳杰當然會一視同仁,6月份在東京舉行的乒乓球世錦賽也快開始了,這是比羽毛球優勢還大的項目,他的目標是將七塊金牌全部拿到手,畢竟原本位面就拿到了6塊。
這兩個運動項目也是吳杰心目中的國球項目,他希望今后能像韓國的射箭一樣完全將其統治,最好是逼得奧組委不停針對中國而修改規則的那種統治。
但可惜的是中國的老百姓對于羽毛球和乒乓球的關注度不大,目前全國十億人都在期待著吳杰打破德甲50+進球記錄。
這個對于吳杰來說其實不難,5月25號面對沙爾克04的比賽,他只用半場便將德甲進球記錄擴大到50球。
這時候很多人就要疑惑了,吳杰為什么只打了半場比賽?再進兩球他不香嗎?
吳杰在賽后給出的答案是:為了保留體力全力備戰歐冠決賽。
但是不少人心里都在腹誹:你丫的體能堪稱怪物,還用得著保留體力?該不是在故意擠牙膏呢吧?
這個當然是正確的答案,吳杰早就對這個賽季的表現后悔了,他覺得自己打進了太多的進球,太多了!
如果再繼續把記錄擴大,下個賽季他萬一無法打破自己的記錄,那豈不是尷尬了嗎?
他現在才20歲啊!
這么早就把記錄破完了的話,難道要學喬丹反復退役幾次嗎?
但還真別說,吳杰真有過這種“王”才會生出的想法。
喬丹退役過兩次,那他吳大少怎么也要退役三次才符合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