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吳杰不一樣,他作為現役足壇里的唯一半神人物,愿意給你唱就不錯了,挑三揀四下次都不來了好嘛。
他的這場演唱會在倉促間訂到了6月16日,結果門票在13號發售當天就全賣光了。
吳杰在這期間只彩排了一次,其余時間除了參加綜藝節目,就是參加宴會和婚禮撈錢去了。
他原本以為隨便唱兩個小時就能有一百多萬美元的收入和明搶差不多,但一個禮拜過后他已經覺得開演唱會這種事很愚蠢了。
吳杰自己都沒想到,他參加一場宴會,就是五十萬美金的報價。
但最瘋狂的還是演唱會前一天參加的那場婚禮,他只是演唱了一首歌祝福一對新人,全程就出現了一小時,結果同樣是一百萬美金的酬勞!
“既然參加這些活動比演唱會賺錢,我為什么還要開演唱會?”
這是吳杰事后的疑問,參加婚禮不光更輕松,賺的錢也不少,還能白吃白喝,那不比開演唱會強一百倍?
“不,我們的演唱會還有廣告收入!”
一直負責日本商業運作的石井樹告訴他,除了演唱會當天的門票收入外,他們還有廣告上的收入,這筆錢加起來也達到了七位數,還不用和別人分。
此外像宴會和婚禮這種場合,他不能參加的太頻繁,并且只能接受真正門閥家族的邀請,否則是會掉價的。
但演唱會不光能賺錢,還能提升知名度,起到宣傳推廣的效果。
“不用和人分?你不是人嗎?”
吳杰心里吐槽一句,但也知道石井樹說的沒錯。
這種生意不能接太多,就連演唱會也不能開太多,否則一樣會賣不上價錢了。
第二天吳杰在演唱會上圈完這次日本之行的最后一筆錢后,終于帶著“人傻錢多”的念頭,以及四百多萬美金的收獲,坐上了返回北京的飛機。
這就是他為什么喜歡去日本的原因?
如果去韓國一個禮拜能賺這么多錢,那他也喜歡去韓國!
吳杰回到北京后,先是和家里人團聚了幾天,一直到20號才終于見到自己的學校長什么樣子。
他的第一所“足球學校”選在了北京的郊區作為校址,屬于三環地段。
這聽起來有點滑稽,但是80年代的北京確實只有二環和三環路,并且三環還沒有完全修好。
所以政府在批地的時候直接就給他劃了一百畝,還只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百萬人民幣。
吳杰當時差點臉都笑歪了,因為這一百畝地沒有指定規劃用途,他知道這塊地皮放到四十年后最少價值一百億,這不比買狗屁的蘋果、可口可樂股票收益大?
“所以說唱什么歌,做什么生意,只要在每個一二線城市都劃上幾百畝地,將來什么都有了!”
吳杰算是明白方正集團為什么會放棄科研搞起了金融和房地產,還能在老本行一敗涂地的情況下擁有三千億資產。
如果他和工具人們也這么做的話,憑借他們現在的影響力和財力,完全可以假借各種名義圈地等待將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