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吳群立,22歲的前鋒馬林也在六場比賽里打進了4粒進球。
這位來自大連的前鋒奔跑積極,不僅善于穿插扯動,門前搶點,更有價值的是他的腳下技術也很出色,能在威脅區域內控球,射門準度也頗有火候,只要配一個能吸引火力的中鋒,或是突破能力出色的邊鋒,最好有個中場大師輸送炮彈,此人的威脅就會非常驚人。
這個馬林自然也是吳杰著重培養的后備力量,甚至在他眼里上限要比趙達裕更高,下屆世界杯馬林更適合與柳海光搭檔。
吳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個賽季趙達裕在里昂20場比賽就打進了11粒進球,目前在法甲射手榜排在第四位,但他就是覺得這個人難堪大任,真是奇怪了!
最后一個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來自山東的王東寧,這個在六場比賽里打過中后衛、邊后衛、后腰、中鋒的家伙,至今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
吳杰覺得王東寧和范志毅是一個類型的球員,他有一副在亞洲堪稱坦克般的身體,同時在強壯之余還有非同一般的速度。
但這個家伙不光是身體出色,腦子也比較靈活,基本功極其扎實,盤帶、傳接、射門、鏟球、盯人居然都不錯,基本除了門將什么位置都能打,這樣的球員培養好了在亞洲足以橫行無忌了。
王東寧在六場比賽里只打進一球,但這粒半決賽面對日本隊的進球便能吹上一輩子了。
那場比賽王東寧被主教練放到中鋒位置上做實驗,下半場面對日本隊禁區內的三名防守球員,他居然強行趟球加速將對方撞的人仰馬翻,最終用一腳大力射門讓日本守門員連反應都來不及。
吳杰那場比賽看了回放,王東寧能有這樣的表現,自然也與他的投資脫不了關系。
他倒是沒投入太多,就是一個三星半的“鋼鐵之軀”,這時再配合王東寧三星半級的身體天賦,放到亞洲確實有些小無敵了。
這么多個首次露面的出色球員,確實給人一種“中國人才輩出”的感覺。
但吳杰知道這些人只不過是在大環境下把潛力發揮出來罷了,不信把德羅巴放到原本位面的中國,他能踢出來的幾率怕是連兩三成都沒有,就算踢出來了也不可能達到他應有的高度。
吳群立、馬林、王東寧,這三人都是原本位面的中國名將,但他們在原本位面的水平,必然要比這個位面差上不少。
因為在這個位面,他們接受的是最科學的訓練,充足的營養,以及追上世界主流的戰術理念,再加上清晰的前進方向,足以讓他們把天賦發揮出大半了。
吳杰四年前還不敢把那么多先進的訓練方法一股腦拿出來,戰術理念方面就更別提了。
但隨著陳浩南和林耀東出世,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即便是每次只拿出一點新東西,這么長年累月的積累也足以讓中國隊的訓練水平和戰術理念在悄然間成為世界頂級水準。
此外他和兩個工具人,加上古廣明等人的留洋,使得這些球員對世界足球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每個人都能通過對歐洲足球的了解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向。
最重要的還是收獲了自信,他們從吳杰等人身上收獲了“中國人能踢得比歐洲球員、南美洲球員更好”的信心,這對他們的幫助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