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任何輝煌之后就是低谷,最初的鏈式防守在被人研究后發現了大量弊端,最終使得一度被棄用了幾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才又被并非發明者的意大利人撿起來回爐重制。
這也是所有戰術誕生、發展、衰落的過程,起初大都是由某個天才的靈光一現而誕生,然后各方小心翼翼的摸索驗證試錯,再到逐漸成熟后的廣泛應用,最后由某個天才教練將其發揮到極致,達到巔峰。
但這種巔峰一般只會持續三五年,因為最強的戰術必定會被所有人鉆研針對,總會有另一個戰術或陣型將其壓制并拉下神壇。
最終的下場就是濃縮為經驗被后來居上的戰術所吸收,搞不好某個幾十年前就被摒棄的戰術汲取了新姿勢后,突然就煥發了第二春,就像鏈式防守一樣再度登上歷史舞臺。
現在足壇開始流行的平行站位、區域防守、反越位戰術,就使得古老的鏈式防守有了煥發第二春的契機。
意大利人已經開始對其進行改革,但此時的中國隊無疑領先了一步。
中國隊的鏈式防守自然是采用兩條鏈的站位,第一道由陳浩南率領的中場組成,包括吳杰這個前場自由人也需要看情況采取前場壓迫防守,然后在中前場就向對方的球星發起包夾。
但這樣的防守容易被對方球星利用個人能力,或是團隊配合沖破。
所以第二條鏈就要由后衛線組成,他們負責看準機會前壓配合中場進行斷球和破壞。
但與九十年代的意大利喜歡用拖后自由人來查缺補漏,并且將平行站位與菱形站位隨時切換不同,中國隊負責拖后補漏的人是門將,同時在陣型上會長期保持平行站位,更加看重造越位。
林耀東就是這條鏈的指揮官,他負責指揮后衛線何時前壓,何時造越位,同時利用自己大范圍的出擊配合后防線隊友安心前壓,以及進行反越位戰術。
這種戰術練好了自然威力無窮,不僅可以彌補球員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上的差距,還能彌補單兵防守不佳的劣勢。
但要把這種鏈式防守執行好的要求也非常苛刻,首先是需要兩條鏈上都有頂級球星壓陣,其余球員的意識和配合能力也要俱佳,不然一旦漏人那就滿盤皆輸。
此外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因為大量的“區域聯動”和“區域夾擊”都需要靠大量的跑動來實現。
中國這批球員其實在運動能力上已經快追上來了,很多新人的運動天賦已經達到歐洲和南美洲的水準,現在需要是給他們成長時間。
但在體能這一塊,哪怕是上一批國家隊的球員,這會也還有半數都能完成每場比賽萬米跑動的任務。
現在這支中國隊論運動能力和對抗能力,或許還與歐洲球隊有半個檔次的綜合差距。
但論體能幾乎就是世界第一,因為一隊和二隊陣容里有半數球員都具備萬米跑動距離的能力,這是目前歐洲球隊也不具備的水準,足以彌補那半檔的身體差距了。
此外中國球員的單兵防守確實不夠好,這這主要是國內聯賽的問題,球員們缺少高質量比賽所導致,可以算體制上的問題了。
但是中國的體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陷,因為球員們雖然高質量比賽打得少一些,但是高質量的訓練卻更多,特別是一塊訓練的時間比歐洲和南美洲球隊多了幾倍。
這導致中國隊的配合能力非常強大,默契度非常高,球員們完全能用鏈式防守所強調的區域配合來彌補單兵防守的缺陷。
這也是吳杰一早就決定打鏈式防守的原因,這種體制和配置不打區域聯防簡直是浪費。
這次的奧運會就是一次期中考試,那些世界杯上的強隊雖然無法派出兩年前的主力陣容參加,但可以派出二隊和年輕陣容參加,實力上也不會太差,正好可以驗證中國隊走的這條路是不是正確。
但現在最爽的是不管走什么路,主導的都不再是那些不懂球的冒號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