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時間很快過去,最受關注的國足和男籃大名單終于出爐了。
中國女排在這個位面的處境自然有些尷尬了,盡管都說是振興三大球,但是足球的關注度比籃球和排球加起來都高得多,最蛋疼的是就算籃球的關注度也遠遠超過排球,因為足球和籃球的關注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很大重合。
所以足球和籃球一旦崛起,女排姑娘們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冷落了,因為大部分觀眾都沒精力在關注足球和籃球的情況下,還要再關注排球的比賽。
最先出爐的是中國男籃奧運會12人大名單——
主教練:錢澄海。
魯達(99):20歲,中鋒/大前鋒
宋濤(77):19歲,中鋒/大前鋒
黃云龍(81):24歲,大前鋒/中鋒
王立彬(79):21歲,大前鋒/中鋒
宋英杰(76):19歲,大前鋒
劉建立(80):28歲,小前鋒/大前鋒
張繼先(77):19歲,小前鋒/得分后衛
張勇軍(82):22歲,得分后衛
匡魯彬(75):28歲,得分后衛
李亞光(83):26歲,得分后衛/控球后衛
孫鳳武(78):22歲,控球后衛
宮魯鳴(73):27歲,控球后衛
這套陣容與未來的夢之隊自然沒法比,但仔細看看似乎也有與現在的NBA中游球隊較量的水平了。
這支球隊如果拿到NBA,只要魯達發揮得好,其實也不是沒有突破季后賽首輪的機會,這種99能力值的五星怪物絕對有在季后賽一拖四的能力。
國足這邊在紙面實力上明顯要強過男籃不少,這四年里光是挖掘出來的原生天才就有不少。
但籃球在挖掘人才的難度上卻高了不少,誰讓這個運動光是一個“身高”就要刷下來一大批有運動天賦的好苗子,反觀足球對于身高的要求就很低,男生只要高于一米六就可以打職業。
此外籃球對于運動天賦的要求也比足球高了不少,這種既要身高出色,又要身體天賦出眾的運動,實在是對選材太不友好了。
中國足球1984年奧運會22人大名單——
主教練:年維泗
吳杰(99),21歲,190cm,全場自由人
柳海光(83),23歲,186cm,中鋒
陳金剛(80),25歲,181cm,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