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奧運會沒有設女足比賽,但是女籃比賽卻已經有了。
中國女籃賽前也并不被外界看好,因為這支國字號隊伍真正的成立時間也就兩年多,大賽經驗非常少。
但在小組賽里面對實力不俗的加拿大隊,女籃姑娘們首戰在等同于客場作戰的不利環境下,居然干脆利落的以75:65擊敗了加拿大隊。
這個結果再次讓西方媒體大吃一驚,但如果他們知道最近一年,中國女籃一直在男籃的隔壁訓練。
魯達幾乎就是女籃的助理教練,就該知道這種結果并不出人意料了。
中國女籃的戰術打法,幾乎與中國男籃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同樣是采用快攻打法為主,重視基本功、執行力、團隊防守,強調紀律性、轉移球、投籃、籃板球。
但與中國男籃在高度上沒有優勢,必須打較為極端的炮轟,陣地戰全靠魯達的個人能力不同,中國女籃這批球員在身高、對抗、速度上都不差,所以戰術打法上還要更均衡。
這也是女籃原本位面就能在本屆奧運會上拿到第三名的原因,所以面對加拿大這個被認為是世界前五的隊伍時,中國姑娘們不僅在陣地戰上絲毫不落下風,她們的快攻一打起來更是讓加拿大球員難以招架。
這場比賽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中國女籃不僅在籃下取得了優勢,一旦利用快攻發動攻勢幾乎無可阻擋,她們的反擊快攻讓加拿大球員往往還沒有落位完全,一次進攻便已經結束了。
吳杰也看了這場比賽,他很清楚這套女籃的陣容實際上比男籃的底子更好,畢竟原本位面就是第三名的成績,男籃卻是前八都進不去。
這一戰中國女籃派出的首發陣容是1米66的隊長叢學娣擔任控球后衛,1米80的彎彎小叛徒王小倩擔任得分后衛,1米83全能穩定的修麗娟擔任小前鋒,1米90出身于籃球世家的李曉勤擔任大前鋒,2米06外號“中國長城”的鄭海霞擔任中鋒。
此外替補席上還有2米08的中國女籃第一高度陳月芳,1米88跑跳能力出眾的小前鋒柳青,1米73同樣出身籃球世家的左手刀美女邱晨,1米82在奧運會預賽入選最佳陣容的大前鋒宋曉波。
這9名球員就是本屆女籃主要的戰斗力,估計四十年后都會有人對其中的幾個名字留有印象。
原本位面的中國女籃在半決賽上不敵美國隊,主要是因為客場作戰和經驗不足,當然也有戰術方面的缺陷。
但這個位面有了魯達這個“婦女之友”當幕后軍師,中國女籃不僅在技戰術上對比美國隊不弱反強,甚至還多了一個后場明星補足了關鍵時刻的得分能力。
王小倩雖然才17歲,但她打得已經是球隊里的凱瑞位了,并且已經用年初的9場預選賽場均18.5分4.6籃板4.0助攻的表現得到了隊友們的信任。
現在來到了奧運會的舞臺,她那四星級的身體天賦加上幾個補強的特殊天賦,依然是所有女籃運動員里身體天賦最好的一位球員。
這一戰加拿大隊的防守完全無法阻止王小倩的突破和投籃,居然被這個全場年齡最小的美女后衛砍下了28分。
現場球迷也對這個身手矯健,動作觀賞性極強,球風華麗的中國美女籃球員印象深刻。
王小倩在這方面確實與眾不同,因為她不像大部分女籃球員做動作時總有些勉強,或是有種拖泥帶水的軟綿綿無力感。
這得益于她的運動能力明顯強于場上的其余九名球員,所以很多技術動作她都是用男球員的標準,但即便如此在做動作時依舊很干脆和華麗,盡管與男球員還是沒法比,但在女籃領域的畫風已經屬于鶴立雞群了。
中國女籃有了這樣一個外線核心,搭配內線面對美國隊也能不落下風的鄭海霞,還有一眾水準在線的角色球員,絕對是劍指冠軍的一套豪華陣容啊!
吳杰也早就把女籃的這塊金牌當做了重點公關的對象之一,現在小組賽首勝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但是女籃依舊不算真正的重頭戲,因為到了晚上還有三場更加重磅的比賽——中國男足、中國男籃、中國女排都要一一亮相了。
這三場比賽不光是國人關注的焦點,實際上也是西方媒體和亞洲媒體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