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YourMarks!”
這時裁判喊出了國際比賽通用的賽前口令,翻譯成中文是:各就各位。
所有選手都在比賽臺做出了起跳姿勢后,突然一聲震耳的鳴笛聲,八名決賽選手就像八支離弦的弩箭一樣射了出去。
這時沒人注意到沈浪在入水的環節就與其他人使用的技術完全不同,他在比賽臺準備入水時,兩雙彎曲的巨大腳掌看上去都快變形了,長度驚人的腳趾頭就像手指頭一樣緊緊抓著游泳池的邊緣。
鳴笛聲響起后,他的整個身體的發力全都是靠腳趾控制,這讓腳趾頭要頂住比平時雙倍的重量,如果這時能給一個近鏡頭就會看到他那長度遠超常人的腳趾就像畸形了一樣。
但這種獨特的入水方式讓沈浪從第一秒就取得了絕對優勢,因為他可以取得遠比對手更大的沖力,剛一下水就領先了半個身位。
現場很快響起了一片驚詫之聲,但不是驚訝于他的入水優勢,而是驚訝于他在入水后幾乎在水下潛泳了15米,等到出水時已經領先所有對手一個身位了。
現場和電視前的觀眾都覺得這太不真實了,他們還從來沒見過有人在水下潛泳階段就領先這么多?
這時的國際游泳比賽已經有了明文規定,運動員在出發和轉身階段15米內頭必須露出水面。
這個規定是因為在水下可避免水體表面對運動員身體的反向摩擦力,如果長時間潛泳就是拼誰的肺活量更高了。
其余七名選手也在水下淺泳了一段距離,但他們大部分都是十米左右就浮上水面,最遠的一個也沒超過十二米。
這不是他們不愿意多潛,而是在水下無法靠有力的打腿動作給自己提供足夠的推進力,這時就必須浮上來才能讓他們繼續快速的前進。
沈浪這場比賽顯然把真本事拿出來了,他在出水后憑借讓人更加驚奇的打水動作,就像在腿上安裝了一部高速馬達的螺旋槳助推他急速前進,繼續拉開與其他選手的距離。
這里就不得不提游泳比賽里極為關鍵的“打腿”,通俗的解釋就是手臂一次劃水,雙腿打幾次水。
八十年代的美國、澳大利亞、兩德選手,還沒有一個人能在保持成績的前提下近乎全程使用6次打腿技術,最高也就是4次打腿了。
當然了,這不是他們不愿意使用6次打腿技術,而是身體素質支撐不了這種技術,強行破壞節奏的結果多半是成績下降。
一名游泳運動員打腿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下肢各部位的力量,以及各處關節的柔韌性,尤其是腳踝部位的柔韌性,可以說天賦和針對性的訓練缺一不可,還必須是從小就進行專業訓練才行。
這個時代的運動員一來天賦略差,最主要的還是沒有三十年后那么細致科學的訓練,無法從小通過訓練讓各部位的核心肌肉和關節達到要求,這也是沈浪有信心用四星半的天賦干掉五星怪物的憑仗。
沈浪在前半段就占盡了優勢,出水后就像一顆劃開水面急速行駛的魚雷,整個身體都在一條中心軸線上,雙腿打水的頻率極快,腳后的水花每次都拉的比別人長一大截。
現場和電視前的觀眾大部分都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睛注視著沈浪那不可思議的速度表演。
當他游完前五十米時,居然已經比其余人拉出了兩三個身位,這在百米比賽里簡直是不可思議!
沈浪在半程轉體時再次潛入水下幾乎潛泳了15米,出水后徹底把七名對手甩出了一段令人絕望的距離。
這時候沒人再去想“他是不是也加入了身殘志堅的隊伍”,因為殘疾屬性最多只能讓大家在勢均力敵的較量里勝出。
但沈浪這哪里是什么勢均力敵,他簡直是在吊打小學生!
這7名選手里還有一個日本人,他應該是7人里最絕望的了,因為當沈浪在最后沖刺階段減速觸壁時,平行鏡頭里第一時間居然找不到他的影子,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7個人的比賽呢。
南棒的解說這時當然忍不住大聲嘲笑這位直接失蹤的腳盆雞,但轉眼見到沈浪48.59秒的新世界和奧運會雙紀錄后,這些棒子的臉色還是變成了無比勉強的苦笑。
沈浪憑借這個成績不僅成為了第一個突破100米自由泳49秒大關的選手,也一舉成為世界上游得最快的人,因為“自由泳”正是速度最快的一個泳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