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接受了尿檢,但采用的是AB瓶的程序!
這是七十年代開始實行的新藥檢程序,最大的進步是檢測時要取樣兩次。
當然不是說分兩次尿,或者開叉尿這么牛逼,而是尿完后分裝成兩瓶保存。
第一瓶稱為A瓶,一般由賽事主辦方立即進行檢測,24小時內就要出結果。
如果檢測為陰性,那么檢測就結束了。
但要是檢測結果為陽性,運動員也承認服藥,那也沒B瓶什么事了。
但若是運動員不承認服藥,那么由奧組委或國際泳聯冷凍保存的B瓶,就等于是給運動員一次申訴的機會,第二次檢測將由更高級別的檢測機構和監督機構同時進行。
如果B瓶檢測結果還是陽性,那么等待運動員的將會是更嚴重的處罰,很可能是永久禁賽。
2008年奧運會開始甚至增加了C瓶,哪怕A瓶和B瓶都沒有檢測出問題,但在樣品失效前還會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協會進行一次復檢。
這次尿檢速度很快,沈浪抽出大寶貝對著監督人員打了個哆嗦就完事了。
這之后把樣品交給檢測小組,他就可以去熱身了,中國游泳隊會派一名辦事員監督檢測流程。
不過這種檢測一般不會出現這種黑幕,因為正常的程序本身就是數個協會交叉監督,美國或蘇聯這種兩極大國也很難同時將奧委會、國際泳聯、國際檢測組織全部買通。
況且就算全都買通了,當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了紕漏,后果就是三個組織的信用全部降為0,所以不太可能有誰會為了扼殺一個中國天才就去冒這種風險。
吳杰雖然不覺得有人會給他的尿里舔東西,但還是在尿檢后給沈浪買了一張黃金級的【鴻運當頭卡】。
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謹慎,隨著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初期勢頭過于強勢,他開始有一些“總有刁民要害朕”的感覺了。
這種明著來的尿檢不太會出問題,但怕就怕一些難以提防的暗箭。
這個就不能不防了,他在這些工具人身上都投注入了不少心血,可不能讓人給害了!
晚上7點,200米蝶泳的預賽正常進行。
沈浪無疑是場上最受關注的種子選手,他現在比格羅斯都更被外界看好。
格羅斯是西德的明星選手,年齡比他大了兩歲,同樣是不到18歲就聲名鵲起,最近兩年各項大賽金牌拿到手軟,并且同樣擅長短距離的自由泳和蝶泳。
此人還有個“信天翁”綽號,因為他的身高達到驚人的2.01米,臂長,腿長、腳長,這是一幅對于游泳項目來說十分卓越的身體條件。
這屆奧運會,格羅斯也參加了五個項目,不過有兩個是團體項目,只有三個是個人項目,分別是100米蝶泳、200米自由泳、200米蝶泳。
如果沒有沈浪,那么格羅斯就是八十年代前中期泳壇的第一明星。
但是沈浪并沒有把他放在眼里,因為此人的成績與西德發達的化學工業有太大的關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