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球員的心態自然都產生了變化,中國隊的進攻讓他們永遠只能疲于奔命,但不管怎么努力就是無法跟上對方的節奏,找不到贏球的方向。
然而這還只是在防守上的煎熬,比利時在進攻端才是真正的無可奈何。
中國隊這套陣容讓比利時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因為吳杰和陳浩南在靠攏后不僅能一塊撤回來幫忙防守,還能在中路像兩把鉗子一樣橫掃一大片區域,再加上后面還有個甄愛國在不停干臟活累,甚至偶爾扮演個屠夫角色。
這甚至填補了鏈式防守最缺乏的厚度問題,同時讓防守范圍擴展到了堪稱逆天的程度,簡直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馬奇諾防線。
比利時人這時候就算狠狠給自己兩巴掌,依然只能看著這道防線望洋興嘆。
他們也不是沒做出過反抗,一開始還真打算學德國繞過中路去打兩個邊路,或是直接打中國隊的身后。
但首先打身后肯定是沒用了,中國隊的鏈式防守本就是講究縱身,再加上他們的反越位戰術在當今這個剛剛開始重視“反越位”的足壇可謂無出其右,無論后防線的默契度還是造越位的時機,包括在門前指揮的林耀東,這都是其它球隊無法比擬的優勢。
此外走空中路線,打高空轟炸戰術,還是要面對林耀東這個制空能力畜生級的門將,比利時根本沒有優秀的中鋒和傳球者來執行,這么打最高興的就是快睡著的林耀東。
所以只有從兩個邊路繞過吳杰和陳浩南似乎可行,但這會中國隊的邊路防守已經比兩年前進步許多,李俊偉這個凱澤斯勞滕的主力邊后衛最擅長對付速度型的邊鋒,只有今天擔任首發的姜偉攻大于守,看起來像一個漏洞。
但只有這一個漏洞在中國隊的鏈式防守面前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打4-4-2的中國隊在每個邊路都可以隨時布置兩名陣地防守球員。
此外鏈式防守并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往邊路分配更多的兵力導致中路厚度下降的問題,因為這個鏈條是橫向鋪開的,而不是縱向伸縮的,因此在每個防守鏈條中只需要在中路放上一名防守球員,讓他們占據兩個互補的重要位置就夠了。
再說的直白一點,中國隊的兩個鏈條就像一節一節可以伸縮的鞭子,只要站位不亂就不是大問題,照樣可以伸縮、揮動、絞殺。
吳杰、馬拉多納、陳浩南這類巨星當然有本事靠個人能力扯斷這個鏈條,但成功率也一定會低得可憐。
再說一旦被中國隊的鏈條形成絞殺,很可能就是一次致命的失誤,如果妄想用個人能力破陣,絕對是中國隊占大便宜。
今天的比利時算是首次品嘗到了中國隊的鏈式防守,不管他們攻向哪一點都會面臨具備層次感和大縱深的防守,身處防守中的比利時球員都會有一種被人層層包圍的無力感,甚至連及時出球都會被早有埋伏的中國球員把球截下。
下半場第68分鐘,中國隊便在自家左路完成了一次斷球。
姜偉這個邊后衛拿球后并沒有傳出去,他直接帶球發動反擊,居然一個人延著邊路殺了上去。
任志輝見狀自然往中路切入,讓出自己的位置幫他把防守球員順便帶走。
比利時的球員退防不及,只能分出一人去阻攔姜偉,結果被后者高速帶球狀態下,一個變向就過了個干凈。
這下比利時本就紊亂的防線徹底炸鍋了,同樣高速插入禁區的吳杰身邊只有一個人跟防,還被他死死卡在身后連視線都沒有,甚至都不知道吳杰什么時候接到了姜偉的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