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看著自己僅剩十萬點的存款,只能把閃爍著¥¥的目光看向魯達。
中國四大球里現在已經有兩項拿到了冠軍,現在就剩下籃球和排球了。
籃球的影響力顯然要更高一些,特別是當對手是美國的時候,系統給出的獎勵真是太多了,當然前提是能拿到冠軍。
中國男籃的比賽再次被安排在下午進行,還是讓人最容易疲倦的兩點鐘,這個時間收視率無疑也是最低。
中國觀眾對此很不爽,因為這會的中國是凌晨五點鐘,他們還要起個大早才能看比賽,真是狗日的美國佬!
今天中國男籃的對手是南斯拉夫男籃,這支隊伍的實力在中國隊橫空出世前,一直扮演著蘇聯和美國外的第三號角色,甚至能偶爾讓這兩個巨頭吃一下癟。
但畢竟只是個攪局者,南斯拉夫男籃的強處在于球員實力較為均衡,基本找不出有短板的位置,技戰術上也一直處于世界一流梯隊當中,擁有社會主義國家擅長的紀律性和團隊配合。
他們的問題是缺少一個真正的天才球員,沒有一個能夠當仁不讓的超級巨星。
這就使得南斯拉夫人想要擊敗與自己屬性相同,但明顯是一個高配版的蘇聯男籃,或是個人能力突出的美國隊時,基本都要靠對方犯錯才能做到。
那么中國籃球的風格又是什么呢?
當然是中庸之道了!
這個“中庸之道”是指在同樣具備社會主義國家擅長的紀律性和團隊配合的前提下,他們還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明星球員作為核心,說白了就是不走極端,全面發展!
中國的四大球基本都是采用這種中庸之道來發展,因為擁有數千年歷史沉淀的中國人才不信封非黑即白呢。
所以社會主義擅長的地方他們要保持,資本主義領先的地方也要汲取。
這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體育發展的道路,也是當今世界最好的體育制度,暫時沒有之一。
這也使得南斯拉夫男籃在比賽里遭遇了兩個麻煩,首先是與美國人一樣無法應付的跑轟戰術!
美國球員至少能用運動能力扛一下,南斯拉夫球員卻是典型的歐洲風格,他們的內線球員身材高大強壯,對抗出色之余手上技術細膩,但是腳下的跑跳能力和機動性較為缺乏,面對中國隊的炮轟時顯得極為笨拙。
南斯拉夫男籃的外線與中國隊很相似,基本功很扎實,善于傳控和投射,但是突破能力卻不算頂尖,跑跳能力也遠不如美國球員,面對中國隊的快攻同樣很被動。
他們這種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制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但對于中國隊快到離譜的進攻卻很難招架,甚至在進攻時遭遇中國隊出色的側翼防護和外線的壓迫性防守也很狼狽。
中國男籃在奧運會上的進攻打得太好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他們在防守端獨創的全場緊逼戰術,還有在外線的壓迫性防守同樣有很大威脅。
至于內線防守,那自然是靠魯達一個人就能提升幾個檔次。
南斯拉夫人就發現中國隊的防守絕對被低估了,特別是兩個側翼的防護能力,還有出人意料的快速輪轉防守,幾乎讓南斯拉夫球員難以在中遠距離獲得輕松投籃的機會。
但是往籃下打更不妥,那里的守衛者是更難對付的魯達,這家伙在防守時就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任誰撞上去都會頭破血流。
這就是南斯拉夫遇到的第一個麻煩,中國人在攻防兩端的出色表現讓他們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