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隊出場后見到那個小山一樣的中鋒,還有那個不像運動員,更像明星的小婊砸,心里的自信心并不是很足,這從她們的神態上就能看出來!
上一場對陣南棒女籃時,美國的黑姑娘們還在賽前熱身時有說有笑,那種放松和自信都不需要通過神態來發現,舉手投足間就體現出來了。
但是今天面對中國女籃,美國姑娘們在熱身時身體明顯有些發緊,更沒有平常的嘻嘻哈哈,神態認真且嚴肅。
反觀中國姑娘們卻是有說有笑,熱身時身體非常放松,王小倩甚至在熱身時來了一個雙手扣籃。
這一次扣籃在完成度上還算OK,因為雙手持球更有助于助跑后的彈跳,沒有像上次一樣顯得很勉強。
當然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雙手扣籃,王小倩跳到最高點時也就勉強大半只手超過了籃筐的高度,但還是迎來了現場觀眾的掌聲和歡呼!
美國球員自然更嚴肅了,現場觀眾的目光,還有直播鏡頭都馬上給到了謝里爾·米勒身上。
這位據說在高中就表演過扣籃的美國女籃核心,賽前就被各路美國媒體推出來與王小倩進行對比。
現在兩人真的在場上相遇了,王小倩這個扣籃怎么看都有點挑釁的味道,謝里爾·米勒要如何接招呢?
謝里爾·米勒的臉色不太好看,她并非不能扣籃,畢竟比王小倩高了10公分呢。
但她無論彈速還是彈跳高度上都比王小倩差了一些,最關鍵的是平衡能力,還有核心力量也不夠。
這就使得她雖然在摸高上能比王小倩好不少,但到了扣籃時很難有足夠的滯空能力,更難以在跳到最高點時做出流暢的動作,往往要嘗試多次才能找到起跳的合適位置,以及扣籃的節奏和角度。
但這種勉扣不僅容易受傷,觀賞性上也必然要差一個檔次。
這也是為什么女籃的正式比賽幾乎沒有人扣籃的原因,謝里爾·米勒這樣的身體素質在熱身時扣籃都容易撲街,那在比賽里有對抗的情況下,豈不是撲定了?
謝里爾·米勒猶豫了半天,最后還是沒敢嘗試扣籃還以顏色,因為她覺得連續幾次嘗試才完成一個勉扣會很尷尬。
如果不小心受傷的話,那就真的是丟人了!
但如此一來受損的就是氣勢,美國隊在比賽開始前,士氣上就不可避免的先低了一頭。
今天的較量在外界看來,中國隊的整體實力明顯要高于美國隊。
中國隊這兩位核心的年紀雖然都不大,但是女籃的對抗強度不高,所以年紀小一些影響不算很大。
美國女籃的年紀同樣不大,這支隊伍基本都是大學運動員,而且與美國男籃一樣都是從3月份才開始集訓,前后也就磨合了三四個月。
如果真講對抗能力的話,中國隊在整體上反而占優勢。
中國女籃已經建立四年了,除了鄭海霞和王小倩年紀不大外,大部分都是20-25歲的年紀。
這也是中國女籃在原本位面就很強的原因,這個時代的歐美國家在籃球上基本沒有固定的國家隊,往往是在大賽前幾個月才進行選拔。
中國卻是建立起一支國家隊后,每擱幾個月都要進行一次集訓,然后每次大賽前還要通過集訓中的表現選幾個新苗子進來,再送走幾個水平下滑,或是有傷的老隊員。
但不會像美國這樣每屆都進行大范圍的換血,這樣的好處是保證了既有新鮮血液補充之余,也使得球隊的老中青配比較為合理,相互間配合默契,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