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金12銀8銅”——這就是新中國首次參加奧運會取得的戰果,其中包括了全球影響力極高的男足、男籃、女籃、女排等大球類項目。
美國當然還是獨占鰲頭,金牌榜前五位的另外四家,全加起來都不如美國一家獲得的金牌多,這種一超多強的局面讓美國人無比舒爽。
如果能在大球類項目上干掉中國,那就更好了。
中國雖然在整體上與美國相差甚遠,但在大球類項目,特別是室內項目上的成績,確實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中國媒體認為美國強在室外的田徑項目,中國受經濟和十年的影響,暫時只能在室內項目上發力,不過未來的潛力無限。
然而與原本位面只取得15枚金牌,歐美各國卻爭相稱贊不同。
這個位面中國代表團所取得的成績好了不止一倍,但反而被各國輿論認為理所應當。
吳杰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過國內從體部到媒體,包括老百姓都認為這次奧運之行取得了接近滿分的成績,畢竟這是他們時隔60年首次征戰奧運賽場。
中國代表團在參加完閉幕式后,于20日返回了國內。
吳杰在飛機上就一直在考慮如何消費,前幾天他已經消費了五個復活人偶,其中三個用在了田徑上,一個用在了游泳上,還有一個選擇了籃球。
現在奧運會正式結束了,他的兩個主線任務都已完成,再加上幾場決賽獲得的收入,他目前又有了五十多萬點數可用,這些至少可以讓他再激活兩個工具人欄位。
現在足球、籃球、田徑、游泳項目,暫時都不需要引入新伙伴了。
吳杰考慮了良久,首先在一個兩星級復活人偶上填下了:“體育類型”——網球、“年齡區間”——10至14歲,“性別”——男性。
他選擇網球的理由主要是這個項目在影響力足夠大的情況下,公平性上也一直是所有運動里名列前茅的存在。
此外網球一直以來都被譽“四大紳士運動”,另外三個運動是馬術、擊劍、高爾夫,它們的影響力也都不小。
但除了網球外,馬術和高爾夫暫時不符合中國國情,擊劍倒是各方面都很適合中國人,可吳杰心里并不喜歡西方劍術。
他對于僵化的傳統武術一直頗有微詞,但對于中國劍和西洋劍的實戰能力,特別是中國兵器和西方兵器的實戰能力,他依然站中國一邊。
盡管這與歐美并沒有對冷兵器實戰改革有關,他們選擇了用熱武器徹底取代冷兵器。
但不管怎么說,他在這四項紳士運動里,自然是選擇優先發展網球。
吳杰早在一年前,就先一步搞定了網球皇后。
現在只要增加一個網球皇帝,那中國網球就可以真正起飛了。
但在最后一個新伙伴上,吳杰考慮的時間非常久,一直到飛機快降落在北京,他才在復活人偶上填上了:“體育類型”——射箭、“年齡區間”——10至14歲,“性別”——男。
這個肯定還是為了和南棒過不去,但主要也是因為中國歷史上的神射手不少,可是近代射箭項目卻與中國一直沒什么關系,直到李玲娟的奪冠才讓中國箭術重回世界舞臺。
但一個冠軍還不夠說明問題,吳杰對于這個項目有很強的個人傾向,他認為中國在現代射箭上沒有足夠多的頂級高手,不能形成壟斷,甚至對射箭項目進行改革,便很容易被人詬病那些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是不是都出自于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