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的賽制也一直在變,今年是預賽四個小組決出八個名額,然后一塊與中國和新加坡分成兩個小組,再決出各兩支球隊晉級四強,展開淘汰賽。
中國隊被分到了A組,同組對手分別是:科威特、南朝鮮、伊朗、印度。
很明顯,B組的實力要弱上一些,阿聯酋和卡塔爾拜師前和敘利亞一樣都不算強,也就沙特算是亞洲強隊了。
但對于中國和新加坡來說,分組的強弱實際上沒什么區別,因為在前者眼里都是弱隊,在后者眼里都是強隊。
葉玉琪與一眾體部領導們賽前沒有給球員施加壓力,見面后也沒有多說官話,但卻暗中明示李鳳樓等足協的嘍啰,這次亞洲杯別藏著掖著,中國隊不僅要贏,還要不留情面,就像阿森納打曼聯一樣。
好嘛,現在連亞洲的隊伍都開始拿曼聯來當做輸球指標了,不知道曼聯球迷知道了會不會氣哭。
李鳳樓等人當然不敢有什么意見,不過心里還是在吐槽:既然是想往死里打,那為什么不讓從歐洲召回一些球員?
那些巨星們不調回來無所謂,可是古廣明、趙達裕這些人召回來總可以吧?
但他們卻不想想,吳杰等人要回來比賽,球隊再不爽也不敢埋怨什么,因為沒人可以替代。
可是古廣明和趙達裕這些球員總被叫回來的話,那人家就該考慮是否要找尋替代品了,因為這種水平的球員可以取代。
當然了,這些問題不會發生討論,因為下屬不能和上級駁嘴。
這些足協官員面對球員時神氣十足,但面對這些從體部來的副司機都唯唯諾諾,可見當初吳杰剛穿越時還想著自家老爹當足協一哥,那是一件多么幼稚的事情。
中國隊的教練組收到了“狠狠打”的命令后,倒是沒皺什么眉頭,因為這并非難以完成的任務,其實他們早就想這么干了。
正好小組賽第一場就是打印度,中國隊派出的首發前鋒是馬林與張安紅。
22歲的馬林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國家隊了,20歲的張安紅卻是首次進入國家隊。
這個人很早就被吳杰挖掘出來,基本上就是柳海光的技術增強版,但在身體對抗、爆發力、頭球上都要差一些,身體天賦只有三星級,不過技術是真的不錯。
但這樣的球員在已經有柳海光和陳金剛的前提下,自然難以再占一個位置,這支中國隊并不需要一個對抗不足的技術流高中鋒。
中國隊的教練組認為他將來能頂替陳金剛,但是一想到青年隊里那個天賦離譜的楊書華,還有吳杰的弟弟再過幾年也要出山了,那時張安紅怕是更加擠不進一線隊了。
中國隊這類處境尷尬的年輕球員,最近兩年可是冒出來不少。
他們在天賦上要比陳金剛那批球員好上一些,但相比新一代冒出來的天才又差了不少,所以注定了難以在大賽時加入國家隊。
這也算是吳杰暗中用系統挖掘天才的副作用,當然這個副作用是一件好事,因為真正的天才畢竟是極少數,中國足球只有具備足夠數量的這類出色球員,才能真正成為足球強國。
張安紅這類球員也不算差了,哪怕去四大聯賽也能在保級球隊混個輪換位置,如果去荷甲、法甲、比甲這類聯賽的中下游球隊,那混個首發問題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