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媒體動作最快,他們已經光速般拿出了幾個例子企圖沖淡吳杰的神奇。
伊莎貝拉旗下的另一家報紙《星期日鏡報》便首先給出了一組數據——前蘇格蘭國腳萊加特曾在1963年對陣伊普斯維奇的比賽里,在不到4分鐘里打進了三球,并幫助富勒姆10比1大勝伊普斯維奇,這也是目前英格蘭頂級聯賽官方的最快帽子戲法記錄。
如果把范圍擴大到整個英倫三島,圣·約翰在蘇格蘭聯賽的莫塞維爾隊也有過出色的表現,他曾在1959年的蘇格蘭杯對陣希伯尼安的比賽中,神奇的在2分半鐘時間里上演了帽子戲法,這是蘇格蘭賽場最快的一次,也是歐洲最快的帽子戲法記錄。
然后就沒有這么夸張的記錄了,德甲、西甲、法甲的最快帽子戲法時間都超過了五分鐘,意甲則超過八分鐘了,包括荷甲、比甲、葡甲也沒有五分鐘以內的記錄。
至于那些小國聯賽是否有更快的記錄,這個就與蘇格蘭聯賽一樣,由于水平有限實在不具備參考性。
況且就算是最快的蘇格蘭聯賽,他們的最快帽子戲法用時也超過了兩分鐘。
吳杰這個1分54秒的新紀錄,即便是上古時期也應該沒有人做到過。
《星期日鏡報》這個明貶暗褒的報道,反而是坐實了吳杰創造的記錄的確獨步歐洲。
但是英國有數千家報紙雜志,他們九成以上都是希望減輕吳杰造成的影響力。
所以面對鐵證如山的證據,大家紛紛尋找破局的關鍵。
BBC甚至已經打算實在沒有的話,干脆就制造一段歷史了。
第二天,阿森納以4:0大勝伊普斯維奇的比賽結束后,連續兩場比賽都完成戴帽的吳杰,賽后被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與“最快帽子戲法”有關。
這讓他心里很不爽,特別是當BBC的記者不知道從哪翻出了一個叫托米·羅斯的家伙,說此人曾在1964年的英乙聯賽只用90秒便三次打破球門,這個速度比他還快呦!
然而蛋疼的是,由于當時比賽中裁判是唯一計時的人,沒有第二個計時員,并且沒有留下錄像作為證據,因此吉尼斯世界紀錄并未將它收入。
但是很顯然,英國媒體為了不讓吳杰創造一個冠絕英格足壇球的新紀錄,居然把這種無法考證的事都拿出來了。
可問題是,就算英國人都認為托米·羅斯才是世界上最快的帽子戲法創造者,但是吳杰創造的記錄卻是在頂級聯賽啊!
你拿一個20年前無法考證的乙級聯賽記錄,跑去與證據確鑿的甲級聯賽記錄做對比,這也未免太牽強了吧?
當然了,吳杰并不打算當面嘲諷英國人,反而笑了笑說道:“中國人是最不喜歡申請吉尼斯的國家,我也同樣不喜歡討論這種記錄,因為我認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總會有人比你更出色,所以要善于向比你優秀的人學習。”
吳杰這個回答是先給國人打了個預防針,他希望將來國內不要什么狗屁玩意都去申請吉尼斯,就好像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的自卑和不自信一樣。
至于這會他又突然低調起來,也不是人格分裂,而是當對手越是強詞奪理,越是胡攪蠻纏,越是不要臉皮的時候,你反而要更加有定力,不能被輕易帶偏方向,更不能亂了自己的節奏。
這世上沒人不想體面,如果有誰突然變得不體面了,那一定是狗急跳墻了。
這時只要守住底線,保持戰略定力,就能等待對手犯下更多錯誤,擁有更多操作空間,同時還能占據道義上的制高點,這樣真正動武的時候也能立于不敗之地。
吳杰此刻面對英國媒體的無中生有,心里在經過一開始的短暫不爽后,便只剩下看笑話的心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