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是參加完阿森納的冠軍大游行后,又在倫敦待了一個星期才返回國內。
他現在不需要太操心自己那一堆產業,因為每一個都有忠心耿耿的管理者為他打理。
這也是系統的用處之一,他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包括小弟們麾下的每個高管是否忠心。
他當然知道“忠心”不代表“能力”,但是能力再高有異心也白搭。
所以這些高層只要對他忠心不二,那么能力上只要過得去,他都會盡量安排一個位置。
再說他也不傻,旗下那幾家核心的基金和公司,他肯定會優先在那些全球頂級的領導人才中,挑選對自己最忠心的人來擔任首席執行官。
6月中旬,吳杰回到國內后,開始陸續與旗下各家公司的CEO見了面,但沒有過多插手公司的業務,也沒有指導未來的發展。
他雖然有未來幾十年的視野可以用來指導,但在具體管理上肯定不如這些高薪聘請來的人才。
吳杰也覺得總像預言家一樣也沒必要,那只會平白給自己增添麻煩,畢竟你一個足球運動員,憑什么像全知全能的先知一樣?難道你就是傳說中的懂王嗎?
所以既然放了權,又確認對方沒有異心,他就不會過多插手,甚至都不打算指導公司的發展方向,除非是真走了一條必死的岔路,否則他就是徹底的放權給這些高薪聘請的人才,不滿意炒掉就是了。
這段時間,他也順便梳理了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少企業,到底有多少資產。
目前他在歐洲主要是“ET集團”,這是一家定位于高端運動品牌、高端消費電子產品、高端鐘表及珠寶、還有高端零售的跨界集團。
但與路威酩軒、歷峰這類奢侈品集團不同,“ET集團”將來也會朝著收購大量各行業的高端品牌來發展,但旗下生產的所有商品都是介于“高質量”與“奢侈品”中間的“高端”檔次,絕不朝奢侈品領域邁進,但也絕不生產性價比產品,低端類就更是碰也不碰。
“ET集團”旗下公司銷售的產品不會是奢侈品,但又比大部分同類產品更貴,當然這些產品絕對都是業內高品質的代名詞,同時又極具創新、個性酷炫。
這個定位說白了就是白領買得起,有面子、富人階層買來也不丟人,因為他們的產品追求的是科技創新和個性、工薪階層好面子的人省吃儉用也能買、窮人賣腎的話也不是買不了。
現在“ET集團”的高層大半都是歐洲人,基本就是一家立足于歐洲,正進軍北美洲和亞洲的跨國企業。
他旗下另一家走向世界的企業是“優衣庫”,這家公司抄襲的就是原本位面柳井正的理念,由于國內缺乏相關人才,此時半數以上的高層都是從日本、歐洲高薪聘來,目標是從東亞和東南亞開始擴展版圖,逐漸成長為一家跨國的大企業。
至于像“唱片公司”、“影視公司”、“經紀公司”、“外貿”、“酒店”、“醫院”,這些都是短期內只在國內和港澳地區發展的產業。
吳杰對這些公司的重視程度也不高,因為這類企業他的許多小伙伴也在做,將來還會涉及保險、教育、新聞、餐飲一類的行業,但也都不屬于核心領域。
現在他手里最看中,最核心的還是“聯合投資基金”。
這家基金目前已經投資了大大小小近百家公司,其中多數都不會有太多回報,但少部分像聯想、甲骨文、動視、DC漫畫、蓮花、賽門鐵克、寶藍等公司的發展潛力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