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嫉妒也沒辦法,王元麟的天賦不遜色于任志輝和楊書華,足協那邊當然想趁著新規定出臺前,把這個天才也高價賣出去。
吳杰雖然覺得有點太急了,但也認同這類天才目前在歐洲球隊鍛煉會更好,如果能與一線隊進行訓練,那就更好了。
現在國內聯賽在各方面都處于長足進步當中,但也不可能四五年間就追上歐洲足球百年發展的水平。
王元麟、吳勝被阿森納、皇馬、巴塞羅那、米蘭這樣的球隊買走,即便暫時打不上一線隊的比賽,其實也比在國內的鍛煉效果更好一些。
國內的環境至少要十年后,才有機會具備讓這類天才在本土鍛煉到二十幾歲,成名后再去歐洲的環境。
那個“禁止24歲以下球員出國踢球”規定中的“天才條款”,就是為這類天才開的后門。
日本人卻不知道這個小家伙的厲害,他們覺得再天才16歲還能厲害到哪去?
但是不好意思,16歲就在歐洲頂級聯賽出場的球員,雖然歷史上并不多見,但也絕對不是沒人做到。
日本隊雖然是國家隊,但實力與五大聯賽的降級區球隊相比都還有不少距離。
所以讓王元麟16歲就首發,看起來雖然太瞧不起人。
但若是從雙方的實力上說,王元麟自己都覺得這場比賽的強度,其實還不如國奧隊為了爭首發而進行的AB組對抗賽。
日本對在比賽開始后,很快就在絕對的劣勢下,發現他們可能真不是被輕視了?
因為從比賽的第一分鐘開始,球權便被中國隊那幫年輕球員牢牢控制著。
中國隊的風格受到吳杰的影響,進攻端一直都強調對控球率的保證,特別是對手實力不夠強的時候,他們必須要控制住球權。
但在保證控球權的同時,球員個人還不能太黏球,除非有突破機會,否則必須在兩球內出球,最好是一腳出球,然后通過球員三角站位配合下的撕裂式直傳,或是來回橫向調動后的突然橫穿,幫助邊路的明星創造單人突破的機會。
今天這支國奧隊+國青隊的組合,便用這套他們五年來一直訓練的進攻方式,把這套修改后的Tiki-Taka踢法展現的淋漓盡致。
上半場的第一粒進球,便是通過中前場的一連串V字和Λ字傳球,突然由大齡新秀吳群立傳出一腳直塞,葛光興前插拿球后立刻用個人能力突擊腹地。
日本隊的防守被這一腳撕裂性的傳球就打穿了一半,很快另一半也在葛光興跳蚤般的突破下被撕裂粉碎。
葛光興連過兩人后成功突入禁區,隨即一個扣球假動作,就把最后一名后衛晃倒在地。
葛光興平時的球風很獨,但此刻在能夠小角度推射的情況下,居然把球分給了小禁區前的王元麟。
王元麟這時也有機會創造亞洲最年輕的國家隊進球記錄,但他同樣沒有直接射門,而是極為成熟的把球順勢敲給了形成空門的楊書華。
楊書華現在被中國球迷當做加強版萊因克爾,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進球機會,一撮而就幫助王元麟創造了“亞洲A級賽事中最年輕助攻”的新記錄。
吳杰倒是沒有絲毫不爽,雖然被打破的是他的記錄,但就算是進球記錄被打破了,他這會也是只有高興,沒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