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成熟球隊的表現,這批中國球員大都見過了足夠多的大場面,世界杯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更加渴望登場的舞臺,但他們在登場時卻不再是那個渾身發抖的雛兒了,這也是一支強隊必備的氣質。
蘇聯球員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這支球隊很少被歐美媒體報道,但他們的主力構成也多是處于巔峰期,大賽經驗上一點不比中國隊差。
原本位面的八十年代中期和后期,正好是這批蘇聯球員的巔峰期,險些就拿到了兩年后歐洲杯的冠軍,即便這屆世界杯也是因為含冤才被淘汰。
蘇聯人完全可以說是被黑哨黑了出去,畢竟一場比賽被吹掉兩個并沒有越位的單刀,換成中國隊也八成要跪了。
所以這算是一場真正的強強對話,連美國的電視臺也選擇直播這場奪冠熱門之間的較量。
當然了,美國的足球迷都是一腔的憤怒和不滿,他們至今也無法接受蘇聯人和中國人都能踢世界杯,但他們高貴的自由人卻只能在一邊看熱鬧,難道踢足球比載人登月還難嗎?
這個……好像……還真的……
#######
6月14日,墨西哥當地時間上午10點,北京時間晚上11點。
這場比賽的時差對于中國、蘇聯、墨西哥都算很友好了,就是比賽地點不是那么讓人滿意,這是一場位于瓜達拉哈拉的“哈利斯科體育場”進行的比賽。
“這座球場還真不如我們新建的那幾座!”
林耀東在入場時觀察著這座只能容納不到五萬人的球場,心里自然拿國內幾座正在打造的新球場比較了一番,結果得出的結論是——如果連墨西哥都能舉辦世界杯,那他們也沒問題。
吳杰對此沒有意見,現在國內的城市建設還在起步階段,即便在發展中國家都算落后的存在。
但在這方面他很有信心,甚至都用不了十年,他們就能至少建的比墨西哥更好了。
至于球場方面,這個要感謝他們的幾個徒弟,最早與科威特合建的球場已經基本完工,其余四座在建的球場進度也很快,今后國內每年都至少會多一座能容納七萬人以上的現代化球場。
如果把原來的幾座大球場也算上,他們在1990年時就能有十座可以容納六萬人以上的大球場了,其中有半數還是新建球場,這當然足夠用來舉辦世界杯了。
事實上,他們已經申了1988年亞洲杯的舉辦資格,包括1990年的亞運會資格也申了。
而體部那邊的意思是,他們要全力申辦1994年世界杯舉辦資格。
這事也不是不靠譜,因為他們的對手是連世界杯資格都拿不到的沙雕美國,因此連足協方面也對此信心十足,甚至還敢提到時公然露出一個鄙視狀,然后用嘲諷的語氣說一聲:美國足球!呵呵!
當然了,他們的競爭者不止有美國,蘇聯人也希望能舉辦1994年的世界杯。
吳杰倒是覺得那會蘇聯還存在的話,中國反而最有機會得逞,而這正是中國目前的戰略核心,就是要在夾縫中求生存,謀發展。
電視前的中國球迷可沒有吳杰的心思這么飄忽,包括各國的中立球迷,大家最感興趣的除了這場比賽本身,便是中國隊的首發陣容了。
他們還想知道中國隊會打出怎樣的風格?
全攻全守?
變種的鏈式防守?
荷蘭人偷師的三角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