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仿佛血脈一般的壓制,早就讓球場里的英格蘭球迷發不出聲音,他們看得簡直太憋屈了!
下半場來到第60分鐘時,雙方的控球率已經是驚人的射門數更是夸張的12:1。
這兩個數據就能看得出來,今天的英格蘭人連還手之力都沒有,這是單方面的暴打。
英國的解說員在上半場末尾時就難以正常進行解說,他們實在是不好開口說些什么,借口說多了連自己都要替自家的球隊尷尬。
現在不客氣的說,就算是小組賽階段最菜的沙特,人家也沒打出過這么丟人的數據。
萊因克爾更是臉色發黑,下半場踢到這個時間,他居然連一次射門都沒有,觸球數也僅有10次。
這時說他完全隱形了也沒什么問題,各國的中立球迷對這個吳杰的隊友毫無印象,就好像他今天沒有出場一樣。
“你們見過60分鐘,全隊只有一次射門的比賽嗎?順便提醒一下,這個數據是由英格蘭國家隊在世界杯八分之一淘汰賽上創造!”
“英格蘭隊的這個控球率是在開玩笑嘛?還是說他們不知道足球比賽可以射門?我們要不要提醒一下他們,這個游戲可以觸球,也可以射門?”
“太夸張了吧?怎么會才一次射門?下半場都打15分鐘了啊!”
“這個數據是夸張了點,但大家看過全場零射門,最后還能進球并贏球的比賽嗎?”
“……”
這時還真有不少見多識廣的解說和球迷,現實里比這更夸張的比賽確實有,還不止一例呢。
歐洲和南美洲的不少頂級球隊,乃至豪門都有過類似的巔峰發揮,或是尷尬的表現。
當然不管有沒有前例,這種在世界杯四分之一淘汰賽上,被人打出這種如同職業打業余的場面,不說是不是后無來者了,肯定會被當成先例之一。
英格蘭球員也知道這種表現打到最后,那可不是輸球這么簡單了,所以從第60分鐘后,總算是開始了改變……
但尷尬的是英格蘭人改變的方式不太對,他們不僅在防守動作上開始出格,進攻端更是為了射門而胡亂開炮。
第66分鐘時,萊因克爾居然在40米外轟出一腳差點打在角旗桿的射門,這是真急了!
老羅布森見狀同樣臉色發黑,很快就用比爾茲利將其換下,再急也不能這么踢。
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換上巴恩斯。
這個比爾茲利也是八十年代的英格蘭頂級前鋒,但論能力比萊因克爾還是稍有不如,上場后自然沒有表現的機會。
英格蘭的問題是中場完全拿不住球,更別說組織起有威脅的進攻,這種情況除非換上馬拉多納這種能一個人解決問題的鋒線,否則不會有什么效果。
下半場的英格蘭,依然只能靠邊路的斜吊來進攻,基本看不見他們從地面發起進攻,除了長傳就是高吊,然后把好不容易拿到的球權,再輕易的拱手讓給中國隊。
這種不堪的表現,這種丑陋的踢法,這個位面上似乎沒有例子能比喻啊?
但好消息是將來的中國隊打出這種糟糕表現,那中國球迷就能憤怒的罵上一句:“這TM是亞洲英國隊!”
此時歐洲英國隊在換人后不久,便再次遭遇了慘痛打擊。
他們的防守動作是開始加大了,但今天的主裁判雖然做不到明察秋毫,卻能做到剛正不阿。